p>淳于越捧着一卷《仓颉篇》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陛下,文字统一已推行五年,然齐鲁之地仍有儒生私藏六国典籍,教授旧体文字。
前日临淄郡上报,有儒生在学堂中非议郡县制,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风若不遏制,恐动摇民心。”
嬴政的脸色沉了几分:“寡人早有诏令,六国典籍除医药、卜筮、农学之外,其余尽数焚毁,为何仍有私藏?”
“臣以为,焚书之令虽严,却难禁人心。”
淳于越叩道,“不如效仿周制,分封子弟功臣为诸侯,让他们镇守各地,辅以儒生教化,方能使天下长治久安。”
“淳于博士又提分封?”
李斯厉声反驳,“周室分封子弟,最终导致诸侯争霸、战乱不休,此乃前车之鉴!
如今大秦推行郡县制,官吏由朝廷任免,律法通行天下,这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儒生非议朝政,只因他们固守旧学,不愿接受新制。
臣请陛下下令,严禁私学,凡欲求学之人,皆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杜绝异端邪说。”
嬴政沉默良久,最终说道:“李斯所言有理。
分封之制已不合时宜,断不可行。
但焚书之事不可再行激进,以免激化矛盾。
传旨各地郡守,凡私藏典籍者,若主动上交,可免其罪;若拒不交出,再依法惩处。
至于私学,可在各郡设立官学,教授律法、文字、算术,让百姓知晓大秦律法,而非被旧学误导。”
淳于越虽心中不满,却也不敢再争辩,只能躬身退下。
殿外的钟声缓缓响起,已是正午时分,嬴政却没有退朝的意思,反而拿起一份奏疏:“昨日南郡上报,有地方官吏勾结商人,囤积食盐,哄抬物价,导致百姓买不起盐。
此事你们怎么看?”
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冯劫立即上前:“陛下,臣已派人彻查,南郡郡守李信纵容下属贪腐,涉案盐商达二十余人,涉案银两逾百万。
臣请陛下下令,将李信及涉案人员押解咸阳,从严处置。”
“从严处置是必然,但更要堵住制度的漏洞。”
嬴政语气凝重,“食盐乃百姓必需品,若由商人垄断,必生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