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老者指着沙盘上的黄河流域:“依我看,六月恐有蝗灾。
去年冬暖,虫卵未冻死,如今天旱,正好孵化。”
另一个年轻博士摇头:“未必。
若下月能有透雨,蝗卵便会被淹死。”
“那便要报两种可能。”
为的博士提笔在竹简上写道,“预报:六月,关东或有蝗灾,建议各地提前挖防虫沟,备草木灰。”
窗外,阳光正好。
但这些博士知道,他们笔下的每一个字,都连着千里之外的饥饱生死。
半月后,嬴政收到了灾防署的第一份呈报。
竹简上除了分析旱情,还附了一张《天下蝗灾预警图》,用红笔标出了可能生蝗灾的区域。
嬴政看着图,忽然问章邯:“那些挖防虫沟的工具,到各县了吗?”
“已了。”
章邯答道,“只是有些县吏说,百姓觉得麻烦,不愿挖。”
“那就教他们算算账。”
嬴政道,“一亩地挖沟,要一日功夫;若闹了蝗灾,一亩地收的粮,还不够填肚子。
哪个划算?”
李斯在一旁补充:“臣已令博士们编了《防灾要术》,印了千册,给各县,教百姓如何防旱、灭蝗。”
嬴政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
庭院里的石榴树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舒展。
他想起少年时在赵国,见过饿殍遍地的惨状,那时他便想,若有一日掌权,绝不让百姓再受此苦。
“告诉灾防署的人,”
他对章邯说,“不光要预警,还要教百姓怎么防。
天灾不可怕,怕的是无备。”
章邯躬身应是,退出殿外时,正遇上蒙毅带着一队士兵往城外去。
“蒙中尉这是去哪?”
“王上令,往北境送粮。”
蒙毅扬了扬手中的令牌,“顺便带了些《防灾要术》,让边军也学学。
万一草原闹了灾,也好早做准备。”
两人相视一笑。
阳光穿过宫墙,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要一直延伸到千里之外的田野、边关,延伸到那些正在田埂上挖防虫沟的百姓身边,延伸到那些守着粮仓、等待雨来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