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集 招揽贤才(3 / 3)

与关中农法异同》,字里行间满是对新朝的期许。

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谏逐客书》里写的那句话:"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那时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客卿之位,如今站在咸阳宫的晨光里,才真正明白,所谓招揽贤才,从来不是把天下英才纳入囊中,而是让天下人相信,这里有他们可以耕耘的土地。

卯时的钟声响起时,李二郎攥着改好的图纸走向朝堂。

路过宫门前的石碑,见上面新刻了一行字:"

天下之土,皆可为秦士。

"

他忽然想起父亲送他离蜀时说的话:"

当年李冰修都江堰,不是为了蜀国,是为了天下的水都能流进该去的地方。

"

朝堂上,嬴政正听着陈算讲解新的度量衡换算之法。

见李二郎进来,他微微颔:"

你的纺车,将作监说能成。

朕已下旨,在蜀地设十处工坊,由你主持。

"

李二郎跪下谢恩时,眼角余光瞥见淳于越站在文官列里,手里捧着一卷《农桑要术》。

而更远处的武将列旁,几位西域来的异客正拿着新式弩机的图纸,与秦军将领讨论射程。

李斯站在阶侧,看着这一幕忽然笑了。

他知道,今日朝堂上的这些人,明日会分散到天下各处——有的去修驰道,有的去改良农具,有的去修订律法,有的去教化百姓。

他们或许永远成不了留名青史的贤臣,但大秦的每一寸土地里,都会留下他们的痕迹。

散朝时,李二郎被陈算拉着去看新造的算筹。

淳于越追上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

老夫想起齐鲁有种稻子的法子,或许能在关中试种,你帮我看看水土是否合适?"

三人说说笑笑走出宫门时,正见一辆辆马车从东门驶入,车帘上印着各地的标记——有邯郸的铁匠铺,有临淄的书社,有宛城的冶铸坊。

赶车的人脸上带着期待,像是当年的李斯,像是此刻的李二郎,像是所有奔向这片土地的人。

咸阳城的日头渐渐升高,照在新立的招贤榜文上。

榜文末尾写着一行小字:"

有功者,不论出身,皆可入秦籍。

"

风拂过榜文,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是在应和着远处工坊里传来的,属于新朝代的节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