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医魂融墨书诗画残踪隐卷撼文枢(4 / 7)

家辨症记》,把道墨医道的渊源也传出去。”

灵枢点头,目光落在柳先生手中的唱本上——唱本是用墨家机关纸印刷的,封面泛着淡金,可他突然现,唱本的最后一页,竟有一行极淡的幽绿字迹,像是被人用残踪气写的。

“柳先生,可否借您的唱本一观?”

灵枢起身,快步走上台。

柳先生愣了一下,连忙递过唱本:“灵枢先生请便,这唱本是沈墨掌柜的书坊印的,说是用机关纸做的,能防蛀呢。”

灵枢翻开唱本,最后一页的幽绿字迹渐渐清晰:“文传残踪,终南文枢,晶在墨卷,魂归邪处。”

试毒叶一碰,瞬间变黑——是余孽留下的!

“这字迹是残踪气写的!”

灵枢的声音凝重,“余孽借评话传播防疫知识,却在唱本中藏了线索,还想借听书百姓的人气,激活残踪气!”

柳先生脸色骤变:“先生,那怎么办?这唱本我已印了百本,分给了其他茶肆的说书人!”

素问立刻说道:“柳先生,您快通知其他说书人,暂停使用这批唱本,用圣火灰烬擦拭唱本;灵枢,我们去沈墨的书坊,看看这批唱本是否都被做了手脚;百姓们这边,您继续讲评话,把余孽的阴谋说出来,让大家提高警惕,同时教大家用圣火灰烬净化唱本——既传播了防疫知识,又能化解危机。”

柳先生点头,立刻让徒弟去通知其他说书人,自己则拿起醒木,大声说道:“各位乡亲,刚才灵枢先生现,这唱本里藏了邪祟的痕迹!

不过大家别怕,用圣火灰烬擦一擦就能化解!

邪祟想借评话害人,咱们偏要借评话传医道,让邪祟无机可乘!”

百姓们纷纷响应,有的回家取圣火灰烬,有的帮忙擦拭唱本,茶肆里的紧张气氛渐渐变成了团结的力量。

灵枢与素问看着这一幕,心中清楚——医与文的交融,不仅能传医道,还能聚民心,而民心,正是对抗余孽的最强力量。

四、未时诗会咏医道:诗韵藏医传万家

未时的汴京“曲江诗会”

,设在汴河旁的亭子里,两岸的柳树飘着金黄的叶片,落在亭中的石桌上,与诗人手中的宣纸相互映衬。

二十余位诗人围坐在一起,正在举办“医道诗会”

——每人要写一与道墨医道相关的诗,既咏医事,又传医理,最后选出优秀诗作,刻在石碑上,立在护民医馆前。

诗会主持人是汴京诗人陆游(注:此处为虚构设定,贴合时代氛围),他身着长衫,手持一卷《道墨医典》,笑着说:“今日诗会,以‘医道’为题,既可咏灵枢素问二公的事迹,也可写防疫、辨症之法,若能融入道墨之理,更佳。”

一位年轻诗人率先起身,吟诵道:“矩尺凝青铜,太极映药红。

灵枢传墨术,素问济民穷。

香薰驱戾气,圣火护晴空。

医道融道墨,万家沐春风。”

众人纷纷叫好,陆游点头赞道:“此诗既写了墨家矩尺、道家太极,又颂了二公的功德,好!

尤其是‘香薰驱戾气,圣火护晴空’,把防疫之法藏在诗里,百姓易记。”

另一位诗人则吟诵了一七绝:“艾草青青绕宅生,苍术袅袅护门庭。

清心咒里阳火在,不教邪祟近民生。”

素问听着,眼中满是欣慰:“这诗把制作香囊、念清心咒的防疫法写得通俗,百姓念着诗,就能记住防护之法,比生硬的口诀管用多了。”

灵枢则注意到,一位老诗人正对着一张纸沉思,纸上写着几句诗,却总在修改,眉头紧锁。

“老丈,可是遇到了难题?”

灵枢走上前,轻声问道。

老诗人叹了口气,递过纸:“灵枢先生,我想写一关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