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错怪你们了(2 / 4)

,封城及时,排查得力,加上老天保佑,硬是没让瘟神进来。那些在老家活不下去的,被战乱、瘟疫赶出来的,都像认准了方向一样,拖家带口往武朔城跑!”

“张全大人还在任时,就发现这势头不对了。难民到来的第一高峰是您在黑云关跟东牟打得最凶的时候!”朱威看向陈权,见他默默点头。

朱威继续道:“当时前线军情如火,粮草、兵员、军械,哪一样不要您操心?我们这些留守后方的,看着每天城门外黑压压涌来的流民,心里也急得冒火,可实在不敢在这个时候给您添乱啊!想着能自己扛就自己扛过去,等您打完仗再说……”

严星楚沉默了。

他想起那段时间,黑云关前线压力巨大,他几乎日夜都在推演沙盘,关注东牟军的动向。后方……他确实忽略了太多。

朱威的声音带着感慨和后怕:“压力太大了!缺粮,缺住的地方。城里的粮仓差点被掏空!张全大人带着我们,几乎把商行在洛北口的库存都搬空了,才勉强稳住粮价,没闹出大乱子。

没地方住?那就搭窝棚!城西那片地,就是那时候圈出来的,一开始还没这么大,后来人越来越多,窝棚就越搭越多,越搭越密,就成了您今天看到的规模……治安也乱,偷抢斗殴时有发生,全靠陈大人的铁腕,户名登记卡得死,巡逻队日夜不停,抓到作奸犯科的就从严从重处置,这才勉强压住了局面,没出大乱子。说实话,能撑到现在,我们……我们真是捏着一把汗啊!”

听着朱威的讲述,严星楚心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是震撼,武朔城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压力;是后怕,若没有张全建立的物资调配体系,没有陈权铁腕维持治安,没有朱威他们殚精竭虑地支撑,一旦粮荒或者瘟疫在如此密集的窝棚区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他想起张全,这位沉稳的老上司,如今又在云台收拾更复杂的摊子;又看向陈权,这位须发已有些花白的老将,脸上刻着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脊梁。

一股深深的歉意涌上心头。他错怪他们了。

不是他们隐瞒,而是他们选择在后方默默扛下了所有,只为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在前线御敌!

“陈大人,朱威……还有所有留守的兄弟,是我严星楚……错怪你们了!”严星楚站起身,对着二人,郑重地抱拳,深深一揖。

“你们守住了武朔城,守住了我鹰扬军的根基!”

陈权连忙扶住严星楚,沉声道:“大帅无需自责。守土安民,本就是我等职责。只是这三十万人压在武朔,隐患重重,今日这把火,只是冰山一角。”

朱威接口道:“是啊大帅。现在最大的两个难题,就像悬在头上的刀。第一,就是城西那片巨大的窝棚区。您也看到了,密密麻麻,全是木头茅草,一旦起火,火烧连营,今日是运气好扑救及时,下次呢?

而且卫生条件极差,一旦有疫病,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尽快改造,要么拆掉重建规范的住宅区,要么把这些人口疏散出去一部分。可无论哪条路,都需要海量的钱粮和人力!”

他喘了口气,脸上愁容更甚:“第二,就是物价!特别是粮价!虽然张全大人留下的储备体系还在运转,商路也通了,但三十万张嘴啊!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个天文数字!

加上重建、安置流民都需要钱,市面上粮价、布价、甚至柴火价格,都在噌噌往上涨!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新来的流民,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长此以往,怕是要出乱子!”

屋内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窝棚改造和物价飞涨,这两个问题如同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皇甫辉站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治理一方,可远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要复杂艰难得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