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阿爹亲鉴:儿随军北上,连日暴雨如注,海浪甚大。指挥使本按太子殿下灵活北上的手谕改陆路,然太子殿下却在今日急信催发,言海路虽险却可省五日脚程,立即海路起程。今夜即将登舟,惟愿苍天庇佑……”
严星楚指尖抚过“太子殿下却在今日急信催发”几个字,忽然抬头:“太子殿下如何要下此急信?”
肖永志枯木般的手掌猛地拍在案几上:“问题就出在此!当时朝中传言,恰克军五万大军南下,朝中诸位大臣都上书,请陛下下令靖宁军尽快北上。”
严星楚想了想:“肖大人,我看过记录,当时并未有恰克军南下的消息。”
“不,当时确有一只上万的大军出现在北境蒙悟山以东。”
严星楚瞳孔紧缩:“但是乾熙六年的军报他看过多遍,北疆将领从未提过蒙梧山异动。”
“因为这只军队出现的时间很短,二天后就消失了。”肖永志紧握着拳头,“也就是这短短二天,被人利用,而伪造了恰克大军南下的军情。”
伪造军情,伪造——
严星楚突然想起吴贵妃在大殿上说夏明澄伪造东牟国书。
“肖大人,四皇子与靖宁军失踪后表现得如何?”
“你怀疑他?”肖永志抬头,神色震惊。
“现在所有人下官都怀疑。”
肖永志默然,他心中何不是一样。
沉思一会后:“靖宁军失踪近一月,兵部,户部以搜寻靖宁军下落,所费军资过大,请求先帝停止,太子不同意停止搜寻,先帝犹豫时,皇四子站了出来,支持兵部和户部的建议,最后先帝还是同意停止。”
“肖大人可还记得,东牟使团吊唁期间,皇四子可与东牟使团有接触?”严星楚声音发紧,他仿佛看见无数条暗线在交织成网。
肖永志沉思片刻:“使团抵京第五日,皇四子在星云楼设宴款待。当时老夫以督察院副宪的身份作陪。”
“肖大人还记得四殿下说的话吗?”
“皇四子和东牟使团接触不多,只是最后总结时提到近期恰克军异动,以后两国还需要持续保持互通有无,共同对付恰克。”
持续保持互通有无。
严星楚缓缓地站起身,走到案桌前,拿起刚刚为刘成画像的笔:“肖大人,下官梳理一下,你看看是否能够对得起。”
“靖宁军结束杨阅之后,朝廷有意北上解决恰克的边患,太子刚开始并没有强求走海路。”
“但在这时,恰克军南下代州的消息传来。”严星楚在这几个字下画一杠,再
然后继续写道:“同时间,太子下令为加快北上走海路,二天后靖宁军消失。”
严星楚抬头看向肖永志,肖永志点了点头:“是这样。”
严星楚接着继续下笔:“近一月后停止搜寻。”在此处,严星楚又在。
接下来,严星楚继续落笔:“太子病薨,东牟国吊唁。”划杠,下写“皇四子表示持续保持互通有无”。
然后犹豫了一下,下笔:“东牟使团五十人假海难失踪,失踪人员东牟千户李仲春成郡城卫细作。”
“前日大殿皇四子登基。”划杠,下写“皇四子拦截东牟国书,吴妃被指通敌”。
严星楚写完,指着几处划杠的地方:“肖大人,请看!”
肖永志早已经瞪大眼睛,全身僵住。
“皇四子,他与东牟早有联系,不然不会有东牟国书,为什么!”
“也只有真的国书才能扳到吴妃,这样想来,当初出现在蒙梧山东的士兵,极可能是东牟派兵伪装。”
“一定是!蒙悟山北麓是三国交界地方,不是哈克,就只有东牟!”
严星楚的笔尖在“皇四子支持终止搜寻”处重重一顿,墨迹晕染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