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马阿尔法星系的光芒比太阳系更炽烈些,透过无尽号的观测窗,能看到三颗恒星在远处织成淡金色的光带,而光带下方,几艘锈蚀黑的三叶草舰队残骸正缓缓漂移——那是当年人类守住家园的印记,如今舰体上还残留着粒子炮灼烧的焦痕,像在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激战。
李扬指尖贴在冰冷的舷窗上,目光落在最大的那截残骸上,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当年就是在这里,咱们的旧舰拼到最后还在扛,现在再看,倒觉得这地方成了最好的‘’。”
梁小龙凑过来,手里拿着杯热饮,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忽然笑了:“可不是么!
这些残骸刚好当靶标,新造的舰来试航,主炮准不准、火力够不够,轰两炮就知道;旁边那片荒芜行星带,地形杂得很,沙漠、峡谷、熔岩地都有,新学员在这练登陆作战,比在模拟器里真实多了。”
两人没再提那些条条框框的规划,只是看着眼前的星域,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基地的样子勾勒出来。
指挥中心里,ai“穹顶”
已同步调出星系的详细星图,将他们聊到的区域用淡蓝色光点标记出来——那是要优先动手的地方。
梁小龙忽然指着星图上两条交织的淡白色轨迹,指尖在屏幕上点了点:“你看这两条引力航道,是进出星系的必经路,左边通猎户座旋臂,右边连天狼星方向,要是有不明舰队闯进来,顺着航道直扑太阳系,咱们现有的监测站怕是来不及反应。”
李扬凑近屏幕,目光在航道交汇处停留片刻,指尖在星图上画了个圈:“这里是a星和b星的拉格朗日l1点,引力稳定,能锚定大型设施。
得在这建座要塞大炮,把航道掐死——进星系要过咱们的‘门’,就得先经得住这门炮的‘检查’。”
“要塞大炮?”
梁小龙眼睛一亮,热饮杯在手里转了个圈,“用三叶草的残骸当材料怎么样?那些合金抗高温、耐辐射,比咱们运过来的普通钢材结实,拆几截大的残骸熔炼一下,刚好能做炮身。”
“穹顶”
的电子音适时响起:“已测算拉格朗日l1点环境参数:引力波动幅度oo3,宇宙射线强度12o希沃特年,符合大型武器锚定要求。
三叶草舰队残骸金属成分分析完成,含铬钛合金37、碳化硅纤维22,熔炼后可满足12oo毫米口径粒子主炮的结构强度需求。”
李扬点头,调出维修舰的实时位置:“让维修舰分5艘去l1点,先搭临时锚定架,剩下的继续清理航道残骸——优先拆那些挡住炮体运输路线的,拆下来的金属直接运去熔炼站。”
最先动起来的是15艘维修舰。
其中1o艘仍留在原区域,舰体两侧的巨型机械臂伸展开,像两只巨大的钢铁手掌,小心翼翼地清理三叶草残骸周边的碎石;另外5艘则拖着折叠式锚定架,缓缓向拉格朗日l1点驶去。
锚定架展开后足有三个足球场大,底部的引力吸盘在“穹顶”
的校准下,精准吸附在l1点的引力平衡点上,蓝色的能量流从吸盘边缘溢出,在黑暗中织成稳定的力场网。
两天后,第一批拆解好的残骸金属运到了l1点。
熔炼舱的高温将锈蚀的金属块熔化成橙红色的液体,顺着导流管注入预制的炮身模具——模具是补给舰提前送来的模块化组件,拼接后形成12oo毫米口径的炮管雏形。
维修舰的机械臂握着巨型焊枪,在模具外侧游走,蓝色的电弧将合金液体与模具壁焊接成一体,火星在宇宙真空里无声炸开,像散落的星火。
“炮身浇筑进度4o,需要补充碳化钨涂层材料,增强炮管抗粒子冲刷能力。”
维修舰舰长的声音传到指挥中心,李扬立刻让补给舰调运物资:“把原定给学员训练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