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今天定为‘星际合作日’。”
“他们倒是会锦上添花。”
李扬笑了笑,“告诉他们,等谷神星撞击成功,再庆祝也不迟。”
梁小龙突然指着屏幕:“扬哥快看,火星的引力场曲线!”
屏幕上,代表引力场强度的曲线正以极其缓慢的度上升,每小时增加00001伽马。
这微小的变化,却意味着这颗红色星球正在获得孕育生命的基础条件。
“准备返航吧。”
李扬拍了拍梁小龙的肩膀,“让采矿车进入自动巡航模式,小玲会实时监控数据,有异常再通知我们。”
“终于能好好开一次护卫舰了!”
梁小龙兴奋地推动操纵杆,“从木星到地球的航线,我规划了一条穿过小行星带的近路,保证比来时快两小时!”
李扬笑着摇头,目光最后一次投向火星。
从这个距离看,那颗星球的北极依旧亮着淡淡的蓝光,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时空传送仪的能量场、木星来的氢流、地表堆积的内核物质,这三者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在浩瀚宇宙中,演奏着属于人类的韵律。
当黎明级护卫舰的引擎出平稳的轰鸣,开始返航的旅程时,最后一组数据传回地球:
-时空采矿车集群状态:全部正常
-火星时空传送仪状态:全部正常
-内核填充进度:5
-下次全面检修时间:72小时后
桃源科技中心的观测大厅里,全息投影上的火星模型缓缓旋转,蓝色的氢流像一条生命线,连接着木星与火星。
屏幕下方,一行小字静静闪烁:“红核计划第一阶段,执行中——一切正常。”
这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是上千名科学家的心血,是越时代的技术突破,更是人类文明向星辰大海迈出的坚实一步。
而对于李扬和梁小龙来说,这只是开始——当火星的内核被氢填满,当谷神星的撞击点燃聚变的火花,那颗红色的星球,终将迎来属于它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