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0t;于子明数着钞票,眼睛亮。
正收拾摊子,一个穿蓝制服的市场管理员走了过来:&0t;交税了吗?有许可证吗?&0t;
王谦一愣:&0t;啥许可证?&0t;
&0t;农民自产自销证,&0t;管理员板着脸,&0t;没有就是投机倒把,要没收!
&0t;
于子明急了:&0t;我们自家捞的鱼,怎么成投机倒把了?&0t;
管理员不为所动:&0t;规定就是规定。
要么补办手续交罚款,要么没收。
&0t;
眼看辛苦钱要打水漂,王谦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纸条:&0t;同志,这是公社开的证明,您看看。
&0t;
管理员接过纸条,脸色缓和了些:&0t;哦,牙狗屯的老赵我认识。
&0t;他犹豫了一下,&0t;这样吧,这次就算了,下次记得提前办证。
&0t;
两人长舒一口气,赶紧收拾东西离开。
走到僻静处,于子明好奇地问:&0t;谦哥,你哪来的证明?&0t;
王谦展开那张纸条,上面其实是老赵写的介绍信,根本不是什么证明:&0t;赌一把,看来赌对了。
&0t;
回屯的路上,两人商量着今后的打算。
卖鱼的钱比预想的多,除了买年货,还能给家里添置些东西。
&0t;谦哥,要不咱们专门搞冬捕吧?&0t;于子明兴奋地说,&0t;比打猎来钱快多了!
&0t;
王谦摇摇头:&0t;七爷说过,不能竭泽而渔。
小海子就那么大,捞太狠明年就没了。
&0t;
路过供销社,王谦特意进去买了块淡紫色的毛线:&0t;小荷喜欢这个颜色,给她织件毛衣。
&0t;
于子明则给刘玉兰买了条红围巾,还给未出生的孩子买了双小虎头鞋。
回到屯里,王谦先把卖鱼的钱交给杜小荷。
妻子数了数,惊讶地瞪大眼睛:&0t;这么多?&0t;
&0t;城里人稀罕野生鱼,&0t;王谦掏出毛线,&0t;给你买了点线,闲着的时候织着玩。
&0t;
杜小荷摸着柔软的毛线,眼圈有些红:&0t;乱花钱我这身子也穿不了新衣服&0t;
&0t;生完孩子穿,&0t;王谦搂住她的肩膀,&0t;到时候咱们一家四口去县城照相。
&0t;
当晚,王家院子里飘出诱人的香气。
杜小荷用那条大鲤鱼做了道&0t;铁锅炖鱼&0t;,配上豆腐和粉条,香得隔壁小孩都扒墙头看。
七爷被请到上座,老人家抿了口鱼汤,赞不绝口:&0t;鲜!
这才是正宗的野生鱼味道!
&0t;
王父和王谦陪着七爷喝酒,聊着今天的经历。
听说市场管理员刁难,老人家气得直拍桌子:&0t;这帮吃官饭的,就知道卡老百姓!
&0t;
&0t;没事,&0t;王谦给七爷斟上酒,&0t;老赵答应给咱们开正式证明了。
以后每周去卖一次,细水长流。
&0t;
杜小荷又端上一盘油炸小鲫鱼,焦黄酥脆,连鱼刺都能吃。
杜鹏吃得满嘴油,含糊不清地说:&0t;姐,比肉还香!
&0t;
&0t;慢点吃,&0t;杜小荷笑着给弟弟擦嘴,&0t;多着呢,管够。
&0t;
饭后,七爷把王谦叫到一边:&0t;谦儿啊,冬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