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伙!
&0t;铁柱乐得合不拢嘴,&0t;这一网顶得上半月打猎了!
&0t;
七爷捋着胡子笑:&0t;急啥,这才刚开始。
换个地方再下两网!
&0t;
众人干劲十足,又在七爷指定的位置开了两个冰洞。
果然,每一网都有收获,最多的那网足足捞上来百十来斤鱼!
中午时分,众人找了个背风处休息。
铁柱生起一小堆火,烤了几条刚捞上来的鲫鱼。
鱼肉鲜嫩,不用任何调料都香得让人吞舌头。
&0t;七爷,您老这眼力真神了,&0t;于子明边吃边夸,&0t;咋就知道哪儿有鱼呢?&0t;
老人家呵呵一笑:&0t;六十年前我跟你这么大,跟着我爹冬捕。
那会儿小海子鱼更多,一网能拉上来二百斤!
&0t;
王谦若有所思:&0t;这些年鱼也少了?&0t;
&0t;少了,&0t;七爷叹了口气,&0t;前些年有人用电打鱼,一死一大片。
现在公社管得严,才好点儿。
&0t;
下午的收获更加喜人。
在湖心位置,他们捞上来几条足有七八斤重的大鲤鱼,鳞片金灿灿的,在冰面上扑腾得&0t;啪啪&0t;响。
&0t;这条给杜嫂子补身子!
&0t;铁柱拎起最大的一条,鱼尾巴甩了他一脸水,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太阳西斜时,收获已经堆成了小山。
王谦估算了一下,少说也有五六百斤!
&0t;怎么运回去?&0t;二嘎子犯了愁。
王谦早有准备:&0t;做了几个简易爬犁,专门拉鱼。
&0t;
回屯的路上,队伍欢声笑语。
杜鹏兴奋地跑在最前面,向遇到的每个人报喜:&0t;捞着大鱼啦!
够全屯吃的!
&0t;
消息像长了翅膀,王谦他们还没到屯口,乡亲们就已经等着了。
老赵组织人过秤记账,按户分配。
七爷特意叮嘱:&0t;五保户多分点,孕妇和孩子优先。
&0t;
王家院子里,杜小荷和王母忙着处理分到的鱼。
最大的那条鲤鱼被养在水缸里,留着过年;其余的或腌制或油炸,能保存很久。
&0t;谦哥,&0t;杜小荷擦擦手,&0t;这么多鱼,咱们也吃不完啊。
&0t;
王谦正刮着鱼鳞:&0t;我琢磨着,明天拉些去县城卖。
听说现在鱼价不错,能换点钱。
&0t;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谦和于子明就出了。
两架爬犁装满了冻得硬邦邦的鱼,上面盖着草帘子保温。
老黑狗跑在前面开路,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格外明显。
县城离牙狗屯有三十多里地,赶到时早市已经开始了。
两人在集市角落支起摊子,把鱼按大小分类摆好。
&0t;新鲜的小海子野生鱼!
&0t;于子明扯开嗓子吆喝,&0t;纯天然,没污染!
&0t;
很快就有顾客围上来。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仔细检查了鱼的鳃和眼睛:&0t;确实新鲜,怎么卖?&0t;
王谦报了价,比养殖鱼贵三成,但顾客们反而更认这个&0t;野味&0t;。
不到两小时,两大爬犁鱼就卖得差不多了。
&0t;早知道多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