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魙(2 / 5)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3699 字 3天前

/p>

那灰影在洞口附近盘旋了几圈,似乎畏惧夕照的余晖,又缓缓沉入黑暗之中,消失不见了。

孩子们一声喊,吓得四散奔逃。

连二狗也拽着陈文启的衣袖:“文启哥,快走吧!

太吓人了!”

陈文启心中虽有惊惧,但更多却是强烈的好奇。

他回到镇上,径直去找镇上最年长的乔三爷。

乔三爷已年过八旬,是镇上最有学问的人,早年中过秀才,家里藏了不少古籍。

他听陈文启描述了所见之物,花白的眉毛紧紧皱起,沉吟良久。

“三爷,您见识广,可知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陈文启急切地问道。

乔三爷缓缓吐出四个字:“哪怕是…‘魙’。”

“魙?”

陈文启从未听过这个字。

乔三爷示意陈文启扶他到书柜前,取下一本纸张泛黄、线装的古籍。

翻到某一页,指给陈文启看。

那书页上画着一些奇形怪状的异物图样,旁边配有文字。

其中一页画着一个模糊的人形阴影,旁边的注解写着:“人死为鬼,鬼死为魙。

魙者,冥中之冥,鬼中之鬼,至阴至晦,常聚于幽邃绝阴之地。”

陈文启看得心头一震:“鬼死之后……还会变成另一种东西?”

乔三爷面色凝重地点点头:“据古老传言是如此。

但这‘魙’比鬼更罕见,也更……不祥。

寻常人极难见到。

古籍记载,大灾大难、战乱频仍、死人无数之地,怨气积聚,或有鬼魂不得生,久而湮灭,化为魙物。

这东西已非魂灵,算是一种‘存在的残渣’,没有神智,只有无尽的悲苦和死寂,所至之处,生机消退……”

老人叹了口气,“若真是魙现世,只怕……非吉兆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镇上的保长带着几个人急匆匆地找来:“三爷,文启,你们都在正好!

出怪事了!

王老七家的小孙子,傍晚从河边回来后,就起高烧,胡言乱语,浑身冰冷!

李大夫看了都束手无策!

紧接着,好几家的小孩都出现了类似症状!”

陈文启与乔三爷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沉。

接下来的几天,柳河镇被一种莫名的恐慌笼罩。

不止是孩子,一些体弱的大人也开始病倒,症状皆是突寒热,呓语不断,身上弥漫着一股难以驱散的阴冷之气。

郎中的药石效果甚微。

而那河床上的怪洞,似乎在缓慢地扩大,从中溢出的寒气更甚。

即使在正午烈日下,靠近洞口仍觉如坠冰窟。

夜里,洞中传来的呜咽声愈清晰,甚至有人声称看到不止一个灰影在洞口徘徊,想要飘出来,却又被某种无形的界限阻挡。

镇上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有人说这是旱魃引来的灾殃,需做法事祈雨;有人则认为那是战乱中死去的孤魂野鬼作祟,要请道士度。

保长组织了几次壮劳力,试图用土石将那洞口填埋。

可怪就怪在,无论填进去多少泥土沙石,第二天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洞口依旧幽深地张着,仿佛能吞噬一切。

几个胆大的后生,腰间系了麻绳,打着火把想下去一探究竟。

可刚下去不到一丈,火把便无故熄灭,人也冻得嘴唇紫,浑身打颤,连拉上来后都大病一场,口中只喃喃“冷……好多……好多影子……”

事情越传越邪乎。

镇上几个大户开始收拾细软,准备举家暂时迁往别处避祸。

陈文启却对此事念念不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