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魙(1 / 5)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3699 字 3天前

民国初年,北方有个叫柳河镇的地方。

镇子不大,拢共百十来户人家,依山傍水,本该是处安生之地,却因连年战乱,镇上的人逃的逃,散的散,剩下些老弱妇孺守着祖业,日子过得颇为萧条。

镇东头住着个年轻人,名叫陈文启,二十出头年纪,是个念过几年新式学堂的后生。

因时局动荡,学业中断,只好回到镇上,平日里替人写写书信、抄抄文书,换些嚼谷,勉强糊口。

他父母早亡,留下一处小院,他独居于此,闲暇时便读些杂书,尤其喜欢搜罗些奇闻异事、乡野传说。

这年盛夏,天气格外炎热。

一连半月,天上没掉一个雨点儿,日头毒得能把地皮烤裂。

镇子外的柳河平日水流湍急,如今也只剩下涓涓细流,露出大片龟裂的河床。

这日黄昏,陈文启搬了张竹椅,坐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乘凉。

手里摇着蒲扇,心里却烦躁得紧。

忽然,听得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文启!

文启哥!

快开门!”

陈文启听出是邻居家小子二狗的声音,忙起身开了门。

只见二狗满头大汗,神色慌张,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文启哥,不好了!

河、河里出怪事了!”

“慢慢说,什么怪事?”

陈文启让他进门,递过一碗凉茶。

二狗咕咚咕咚喝了个底朝天,抹了把嘴,眼睛瞪得溜圆:“河、河水干了的地方,露出个洞!

黑黝黝的,深不见底!

刚才我和铁柱在那边耍,看见里头、里头有东西在动!”

陈文启只当是小孩子家眼花,或是见了水蛇之类的东西,不以为意,笑道:“许是水蛇或是鲶鱼罢,这天旱的,河底有些东西也不稀奇。”

“不是!

不是活物!”

二狗急得直跺脚,“是、是像人影一样的东西,飘来飘去的!

铁柱拿石头丢它,它、它一下就散开了,过了一会儿又聚拢来!

吓死人了!

铁柱都吓哭了,跑回家找他娘去了!”

陈文启见二狗说得有鼻子有眼,不似完全编造,心里也有些好奇。

他素来对这些奇闻异事感兴趣,当下便道:“走,带我去瞧瞧。”

二人来到河边时,夕阳已将西天染得一片血红。

干涸的河床上,果然露出一个直径约三尺的洞口,幽深漆黑,站在旁边都能感到一股子阴冷之气往外冒,与周遭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

几个胆大的半大孩子远远站着,指指点点,却不敢靠近。

见陈文启来了,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文启哥,里头真有鬼影子!”

“还会叫呢,呜呜的,像风吹过破窗户纸!”

“我爹说是旱魃作怪!”

陈文启让孩子们退后些,自己壮着胆子走近那洞口。

他弯腰朝里望去,只觉得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洞里黑得彻底,什么也看不清,但隐约似乎真有某种细微的、若有若无的呜咽声传来。

他捡起一块土坷垃,扔了进去。

等了半晌,竟没听到落地的声响。

这洞竟如此之深?

正当他疑惑时,洞内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惊动了。

一团模糊的、人形的灰影缓缓飘浮上来,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它没有五官,没有清晰的轮廓,就像一团凝聚的烟雾,却分明有着人的形态,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死寂与悲凉。

陈文启只觉得浑身汗毛倒竖,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东西,不由得连退几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