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思过崖(1 / 3)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1871 字 3天前

书生柳文清,素负才名,笔下锦绣文章,常引得洛阳纸贵。

然其人心高气傲,又耽于功名捷径。

三年前春闱在即,他竟鬼迷心窍,将同窗好友呕心沥血三年着就的《南华新注》据为己有,署上自己大名刊印天下,一时轰动文坛。

好友悲愤呕血,不数日竟溘然长逝。

柳文清虽因此高中,春风得意马蹄疾,心底深处却如同塞进一块烧红的烙铁,日夜灼痛。

他不敢回望故园,不敢听人提及旧友姓名,更不敢在午夜梦回时细想那书册上淋漓的墨痕,究竟是谁的心血。

为避人言,更为了避开自己那颗被愧疚啃噬得千疮百孔的心,他竟抛下到手的前程,孤身一人,遁入了莽莽苍苍的云梦大山深处。

深山里,有座孤峰名唤“思过崖”

崖势如刀削,直插云霄,三面皆是万丈深渊,唯有鸟道一条悬于峭壁,险峻异常,猿猱见之亦愁。

崖顶不过方寸之地,仅容一人盘坐,罡风呼啸,刮面如刀。

柳文清就在这绝顶之上结庐而居,以最粗粝的粟米为食,以最单薄的麻衣蔽体,日日面壁枯坐,欲借这苦寒孤绝之地,磨去心头那沉重的罪孽。

初时,尚能强自凝神,诵几句圣贤书。

然而那崖顶的风,似乎并非寻常山风,每每呼啸而过,竟带着一种奇异的呜咽,细细听去,竟似有万千声音在风里低语、争吵、哭泣,其中隐约夹杂着一个他至死难忘的悲愤控诉!

柳文清悚然,以为是幻听,强自镇定。

可更奇的是,崖顶石壁间有一眼细小的泉眼,泉水清冽,饮之却透骨奇寒,直冰入肺腑。

每当他饮下此水,眼前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好友临死前那枯槁的面容和指着他、颤抖着却不出声音的手指。

这泉水,成了他日夜无法摆脱的梦魇引子。

一日,他枯坐至黄昏,夕阳残血将石壁染得一片凄厉。

他腹中饥渴,习惯性地捧起泉边石凹里积聚的寒泉,仰头饮下。

水入喉肠,那股熟悉的冰冷瞬间蔓延全身。

恍惚间,他望向泉中自己的倒影,悚然一惊!

水中映出的,竟不是他柳文清的面孔,而是故友那张苍白、悲愤、七窍隐隐渗血的死寂容颜!

那倒影的嘴唇无声地开合着,一股冰寒彻骨的怨毒,透过水面直刺入他的魂魄。

“啊!”

柳文清魂飞魄散,怪叫一声,手中石凹跌落,泉水四溅。

水中那恐怖的面容也随之破碎。

他惊魂未定,大口喘息,冷汗浸透麻衣。

待稍稍定神,他强忍恐惧,再次凑近那汪重新积聚的泉水。

水面平静,这次映出的确是他自己,却形容枯槁,眼窝深陷,眼中布满了惊惶与绝望的血丝,如同地狱里爬出的饿鬼。

他心头剧痛,一股腥甜涌上喉头,猛地喷出一口鲜血,点点殷红洒在灰白的石地上,触目惊心。

自那日后,柳文清便陷入一种半痴半狂的境地。

他不敢再饮那寒泉,甚至不敢靠近泉眼。

然而,更诡异的事情生了。

崖顶那光秃秃、寸草不生的石壁,竟开始出现异状。

先是壁上凝结的水汽,渐渐显出模糊的字迹轮廓。

柳文清起初以为是眼花,可几日过去,那字迹竟越来越清晰,赫然是他当年剽窃的《南华新注》中的段落!

字字句句,皆是他亲手誊抄过的笔迹,如今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冰冷的石壁上,也烫在他的眼睛里、心尖上。

石壁上的字迹,如同活物,缓慢地、固执地蔓延生长。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字迹旁边,竟无声无息地爬满了密密麻麻、米粒大小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