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赊刀人(8 / 17)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12259 字 6天前

脚印的深青色刀囊和散落的两把青铜怪刀。

先前赊到刀的老汉,此刻也吓得面无人色,抱着那把刀,缩在墙角,恨不得把自己藏进墙缝里。

一个机灵的里正赶紧上前,躬身行礼,声音还带着未褪的惊悸:“禀…禀县尊老爷,是…是这位…这位仙师…”

他指了指陈三,又指了指巷口那棵枯死的巨槐,“他…他昨日预言此槐树枯死,今日…今日竟果然应验!

故而…故而乡亲们一时激动,都想…都想赊一把仙刀,沾沾仙气…”

赵文清的目光先是落在那棵一夜枯死的百年老槐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

那死寂、灰败的景象太过触目惊心,绝非人力可为。

随即,他的目光转向地上散落的青铜怪刀,那奇特的样式和幽暗的光泽让他眉头皱得更紧。

最后,他的视线定格在陈三身上。

眼前的年轻人,穿着洗得白的粗布短打,身材瘦弱,脸色青白,眼神慌乱躲闪,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浑身上下除了惊恐和狼狈,看不出半点“仙风道骨”

这…就是能预言百年老树一夜枯死的“仙师”

赵文清久历官场,见惯了装神弄鬼、欺世盗名之徒,心中疑窦丛生。

他缓步上前,走到陈三面前,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他,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看清他心底所有的秘密。

“你?”

赵文清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只有一种冰冷的探究,“便是那预言槐树枯死的赊刀人?”

陈三感觉县令的目光像两把冰冷的刀子,剐得他体无完肤。

他双腿软,几乎站立不住,喉头滚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僵硬地点了点头,幅度小得几乎看不见。

“此刀,”

赵文清用脚尖轻轻点了点地上那把沾满泥污的青铜刀,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便是你赊与众人之物?有何玄机?那槐树枯死,你又作何解释?”

一连三个问题,每一个都像重锤砸在陈三心上。

解释?他怎么解释?他连自己都解释不清!

冷汗顺着他的额角、鬓角涔涔而下,流进眼睛里,又涩又疼。

他张了张嘴,却只能出“嗬…嗬…”

的抽气声。

巨大的恐惧和谎言被戳穿的压力,几乎要将他彻底压垮。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服色、气喘吁吁的中年男人分开人群,小跑到赵文清身边,附耳低声急促地说了几句。

陈三离得近,隐约听到“夫人…急事…请老爷回…”

的字眼。

赵文清听罢管家的话,脸色微微一变,似乎家中真有十万火急之事。

他再次冷冷地扫了陈三一眼,那眼神复杂,有审视,有疑虑,更有一丝深沉的忌惮。

他没有再追问陈三,而是转向身边的衙役班头,沉声吩咐:“将此人…‘请’回县衙。

还有那刀囊,一并收好。

此地聚众,即刻驱散!

再有喧哗滋事者,锁拿入监!”

“是!”

班头抱拳领命,一挥手,两个如狼似虎的衙役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搀扶”

住了摇摇欲坠的陈三。

说是搀扶,那铁钳般的手劲分明是押解。

陈三的心沉到了谷底。

完了,被官府拿住了!

这下插翅难飞了!

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任由衙役拖拽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身后,是衙役们驱散人群的呵斥声,以及百姓们敬畏交加、低声议论的嗡嗡声。

那把被老汉赊走的青铜刀,还有地上散落的两把,连同那个深青色的刀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