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
凄厉的惨叫声久久回荡在阴森的地府之中
光绪十二年,杭州城周家大院。
"
老爷!
夫人生了!
是个少爷!
"
产婆喜气洋洋地跑出来报喜。
丝绸商人周老爷年过四旬才得子,喜不自胜,连忙命人重赏产婆。
然而喜悦还未持续片刻,产婆又慌慌张张地跑出来:"
不好了!
夫人血崩了!
"
周老爷慌忙请来杭州城最好的大夫,却还是没能救回妻子的性命。
临终前,周夫人紧紧抓着丈夫的手:"
老爷这孩子命格奇特务必好生教养"
说罢便咽了气。
周老爷悲痛欲绝,给儿子取名"
明德"
,寓意明理修德,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然而小明德自出生起便体弱多病,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把周老爷愁白了头。
更奇怪的是,自这孩子出生后,周家的生意便开始走下坡路。
先是货船在运河上莫名沉没,接着仓库失火损失大半存货,后来连最信任的掌柜也卷款潜逃。
周老爷请遍名医为儿子治病,却都查不出病因。
最后经人指点,来到灵隐寺求见高僧慧明大师。
慧明大师已是百岁高龄,须眉皆白,却精神矍铄。
他只看了一眼被奶妈抱在怀中的小明德,便长叹一声:"
阿弥陀佛,冤冤相报何时了。
"
周老爷大惊:"
大师何出此言?"
慧明让闲杂人等都退下,只留周老爷一人在禅房内,才缓缓道:"
此子乃带业转世,前世罪孽深重,今生是来偿债的。
"
周老爷不信:"
我周家世代行善,怎会"
"
非关今世,乃前世因果。
"
慧明打断他,"
此子前世为官贪婪,害死数百条人命,死后在地府受尽酷刑,本应堕入畜生道,因祖上积德,才许他转世为人,亲身品尝苦楚以消业障。
"
周老爷将信将疑:"
那该如何化解?"
慧明沉吟片刻:"
此子命中带煞,克母伤财,二十岁前家道必败。
若能广结善缘,诚心忏悔,或可减轻罪业。
待他成年后,老衲自会点化于他。
"
周老爷回家后,虽不全信,但还是按慧明所言,开始广行善事,修桥铺路,施粥赠药。
然而周家的厄运并未停止,在小明德十岁那年,一场大火将周家宅院烧毁大半,周老爷为救儿子被横梁砸中,重伤不治。
临终前,周老爷将儿子叫到床前:"
儿啊慧明大师所言或许是真你长大后定要行善积德莫要莫要"
话未说完便咽了气。
小明德成了孤儿,由忠心的老管家抚养长大。
说来也怪,自从周老爷去世后,明德的病反而渐渐好了,只是周家已家道中落,不复往日风光。
转眼二十年过去,周明德已长成俊朗青年。
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他重振家业,成为杭州城有名的丝绸商。
然而与父亲不同,周明德为人精明算计,表面乐善好施,实则唯利是图。
这日,周明德正在账房查账,管家来报:"
老爷,湖州来的刘掌柜求见,说是商量生丝收购的事。
"
周明德眼睛一亮:"
快请。
"
刘掌柜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