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崂山道士新编(8 / 9)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6015 字 6天前

驴,把人迎进他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茶寮。

茶寮里只有几张破桌子、几条瘸腿板凳。

茶叶是集市上最便宜的粗茶梗子,用大铁壶烧开了山泉水一冲,便算待客。

王小七的主要营生,自然不是卖茶,而是“表演”

他把自己在崂山偷看来的、学了个皮毛的、甚至自己胡编乱造的东西,统统包装成“崂山秘术”

他给客人倒茶时,手故意抖得像抽风,嘴里念念有词:“此乃崂山‘醍醐灌顶’手法!

水线如丝,直入灵台!

三碗下肚,包你神清气爽!”

结果水溅了客人一身。

他给客人续水,拎着个豁了口的破陶壶,离得老远就开始比划:“看好了!

‘隔空续水’!

滴水不漏!”

结果要么是水没续上,要么是“哗啦”

一下倒多了,烫得客人直跳脚。

他还“传授”

养生秘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睡前烫烫脚,胜过吃补药!”

这倒是大实话,可惜从他嘴里说出来,配上那挤眉弄眼的表情,总让人觉得是在忽悠。

最绝的是他的“招牌”

——那半吊子的“意念搬运法”

每次表演,他都煞有介事,憋得脸红脖子粗,目标不是让茶杯盖轻轻挪动半分,就是让筷子在桌上“蹦跶”

一下。

十次里能成功个两三次,便算“法力高深”

了。

失败的时候更多,他便立刻打哈哈:“哎呀,今日星辰方位不对,法力略有波动!

见笑见笑!”

或者指着门外:“看!

有飞碟!”

趁人分神,偷偷用手拨拉一下目标物,然后一脸“你看我说灵吧”

的表情。

日子久了,王小七这“七真人茶寮”

竟在十里八乡闯出了名头。

当然,不是什么仙家名头,而是“搞笑名头”

人们来喝茶,不为解渴,就为看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煞有介事地表演失败,然后大家伙儿一起乐呵乐呵。

他那浮夸的演技、漏洞百出的“法术”

、死鸭子嘴硬的狡辩,成了乡民们田间地头最好的谈资和笑料。

“听说了吗?东村老李头去七真人那儿喝茶,想让他用‘穿墙术’把掉墙缝里的铜板取出来,结果七真人对着墙鼓捣半天,把自己脑门撞了个大包!

哈哈哈!”

“昨儿个我去,亲眼见他表演‘点石成金’,拿块鹅卵石念叨半天,最后从怀里掏出个铜板按石头上,非说是他变的!

被张屠户当场拆穿,差点掀了桌子!”

“他那‘隔空取物’才叫绝!

想拿柜台上的花生米,结果把隔壁桌王寡妇的簪子给‘取’歪了!

差点挨揍!”

茶寮的生意竟出乎意料地红火起来。

虽然赚的不多,但足够王小七糊口,偶尔还能切上半斤猪头肉,打二两劣酒,蹲在自家门槛上美滋滋地啃着,听着茶寮里传出的阵阵哄笑,心里头那份被崂山“退货”

的郁结,倒也渐渐消散了。

他咂摸着嘴里的肉味,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崂山轮廓,嘿嘿一笑:

“清虚老道啊老道,你那三拂尘抽得好!

抽得妙!

抽得我王小七呱呱叫!

神仙咱当不成,当个逗人乐的‘七真人’,有肉吃,有酒喝,乡亲们见了咱都乐呵呵,不也挺好?这穿墙的本事嘛……”

他摸了摸屁股上早已消退、但记忆犹新的痛处,缩了缩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