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集赵国求和(2 / 6)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2509 字 16小时前

堆得满溢,兵器作坊日夜不休,而赵国的骑兵还在等着新的马鞍和马镫。

“君上,”

上卿肥义缓缓起身,他是少数从一开始就支持胡服骑射的老臣,此刻声音沉稳如石,“秦国如今有张仪辅佐,连横之术已让魏、韩臣服。

若我军硬抗,秦国会借‘伐逆’之名联合列国,到时候赵国腹背受敌。

不如暂派使者求和,割让几座无关紧要的城池,换三年喘息时间——等我们的骑兵满员,再图收复失地。”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骂肥义怯懦,也有人暗自称是。

赵武灵王抬手止住议论,目光扫过众人:“肥义说得对。

寡人不是向秦国低头,是为赵国争时间。”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三座城池上,“榆次、阳邑尚可割让,祁城……也得给。”

“君上!”

苏代猛地抬头,他是赵国老臣,曾出使列国,深知祁城的重要性,“祁城是晋阳的门户,若割给秦国,晋阳便无险可守了!”

“正因为重要,才要割。”

赵武灵王的声音里添了几分决绝,“只有让秦国觉得占了大便宜,惠文王才会答应盟约。

苏代,这趟咸阳之行,寡人派你去。

你告诉张仪,祁城归秦,赵国愿每年献五千石粮食、三百匹战马,但盟约里必须写明——秦国三年之内不得犯赵,且不得干涉赵国改革。”

苏代躬身应下,心中却沉甸甸的。

他知道,这趟咸阳之行,不仅要送出去三座城池,还要在张仪的唇枪舌剑里为赵国争一线生机。

三日后,苏代带着割地文书、岁贡清单,还有一车邯郸产的丝绸,踏上了前往咸阳的路。

马车行至河西之地时,他掀开车帘,看到秦国的农夫正在田里耕作,田埂上插着“军功授田”

的木牌——商鞅变法的痕迹,早已刻进秦国的每一寸土地。

抵达咸阳当日,苏代便被引入章台宫。

议事殿内,秦惠文王嬴驷端坐在王位上,玄色王袍上绣着日月星辰纹,目光如炬地扫过殿下文武。

张仪站在左侧位,青色相邦袍衬得他身形挺拔,手中握着玉笏,神色平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