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集 孝公托孤(3 / 4)

位大典,稳定朝野。”

太子驷抬起头,红肿的眼睛里带着一丝茫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他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全凭商君安排。”

商鞅随即下令:其一,封锁孝公驾崩的消息,只通知朝中重臣,防止老世族趁机作乱;其二,命王翦率军驻守咸阳城外,加强防卫;其三,令内侍省准备孝服,按新法规定的丧礼流程料理后事,禁止老世族提出的“按旧礼厚葬”

的提议;其四,召集甘龙、杜挚、公子虔等重臣入宫,商议即位大典事宜。

消息传出,老世族们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公然反对——王翦的大军就在城外,商鞅又手握传国玉符,主持朝政多年,威望极高,他们若是此刻闹事,无异于自寻死路。

甘龙入宫时,看着商鞅沉着冷静的样子,心中暗叹:“此人不除,新法难废。”

三天后,商鞅才正式对外公布孝公驾崩的消息。

咸阳城内,百姓们自涌上街头,披麻戴孝,哭声不绝——这些年,新法让他们有了土地,有了军功晋爵的机会,日子越过越好,他们感激孝公,也感激推行新法的商鞅。

丧礼按新法规定举行,不铺张,不扰民,只持续了五天。

期间,商鞅每日主持丧礼,处理朝政,几乎没有合眼。

太子驷看在眼里,心中对商鞅的不满虽未完全消除,却也多了几分敬佩。

丧礼结束后,便是即位大典。

即位仪式在咸阳宫的正殿举行,殿外积雪已扫尽,立着两排手持戈矛的秦军士兵,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商鞅手持传国玉符,站在殿中。

吉时一到,内侍高声唱喏:“太子嬴驷即位,称秦惠文王!”

太子驷身着黑色王袍,头戴十二旒冕冠,一步步走上殿内的高台,接过商鞅递来的传国玉符。

他转过身,面对百官,目光扫过殿内的每一个人——甘龙的垂、杜挚的侧目、公子虔的冷笑,还有商鞅眼中的恳切与期待。

“众卿平身。”

嬴驷的声音虽仍带着一丝稚嫩,却已有了帝王的威严,“先君崩逝,新法未竟,秦国立于诸侯之间,当以强兵富国为要。

商君乃先君倚重之臣,新法推行之功不可没,自今日起,商君仍掌朝政,辅佐朕处理国事,众卿当听商君号令,不得有误!”

百官齐齐跪地:“臣遵旨!”

商鞅站在殿中,望着高台上的嬴驷,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老世族的反扑、诸侯的觊觎、新法的深化,还有嬴驷内心的摇摆,都将是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但他想起孝公临终前的嘱托,想起秦国百姓对新法的期待,便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仪式结束后,百官散去,商鞅留在殿中,与嬴驷商议后续的朝政安排。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商君,”

嬴驷忽然说,“先君曾对朕说,秦国的未来,在新法,也在你。

朕虽年少,却也知道,新法是秦国变强的根本。

只是……”

他顿了顿,“当年之事,朕虽怨你,却也明白,你是为了新法,为了秦国。

日后,朕若有做得不对之处,还望商君直言相劝。”

商鞅心中一暖,他躬身行礼:“臣定当尽心辅佐大王,不敢有丝毫懈怠。

先君的遗愿,秦国的大业,臣与大王,当共同完成。”

嬴驷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殿外。

远处的渭水已开始解冻,冰面下的河水潺潺流动,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属于秦国的新时代,从这一刻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