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集 新令布关中(2 / 5)

,洒在粮铺的幌子上,“赵记”

两个字被照得亮,像是镀了层金。

渭北的田埂上,赵满正挥着锄头翻土。

地里的冬小麦刚冒芽,得趁着墒情好松松土。

他今年五十出头,背脊有些驼,手上的老茧厚得像层壳,那是种了一辈子地磨出来的。

里正带着两个小吏从田埂那头走来,手里捧着竹简,嗓门洪亮:“都停一停,听新令了!”

农人纷纷放下农具围过去。

赵满站在人群中间,听里正念着和咸阳城里一样的条文,眉头越皱越紧。

“……农产虚报,什内连坐……”

里正念到这句时,他忍不住插了句:“里正,俺家的地亩数、收成数,年年都是实打实报的,可邻居家要是藏了粮,俺们也得受罚?”

里正瞪他一眼:“赵满,你咋恁多话?新法就是这么定的!

秦王说了,要让百姓互相监督,谁也别想钻空子。”

他顿了顿,又念起“市井爵”

的条文,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商贩纳税得爵,哼,真是奇了怪了,爵禄也能当货物卖?”

农人们也跟着议论起来。

“商贩凭啥得爵?他们倒腾货物,哪有咱种地、当兵的实在?”

“就是,我侄儿在南边打仗,断了条腿才得个公士,那些商贩算盘打得响,就能和他平起平坐?”

赵满没吭声,心里却咯噔一下——壮儿在咸阳开粮铺,可不就是商贩?

他正琢磨着,隔壁的王二凑过来,笑嘻嘻地说:“赵老哥,你家壮儿在城里做买卖,说不定真能得个爵。

到时候你家勇儿是军功爵,壮儿是市井爵,你再努努力,争取个耕爵,那可不是农、商、军都齐了?咱十里八乡,就数你家风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满瞪了他一眼:“别胡说!

爵是拿命换来的,不是靠算盘珠子拨出来的。”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忍不住盘算起来。

壮儿开粮铺三年,从没短过税,去年还多缴了军粮,说不定……他甩了甩头,把这念头压下去,重新握紧锄头。

地还得种,麦子还得长,想那些虚头巴脑的干啥?

可他没注意,手里的锄头落下去,却比平时轻了半分。

远处的咸阳城隐在雾霭里,像一头沉睡着的巨兽,而新的政令,正像一道溪流,从城门涌出,顺着田埂、街道,往千家万户的心里淌去。

第576集:新令布关中(下)

日头升到一竿高时,咸阳西市的喧闹已盖过了晨雾的沉寂。

赵壮指挥着伙计把最后一袋粟米搬进仓库,额头上的汗珠子滚进衣领,凉丝丝的。

他掏出怀里的纳税竹简,蹲在仓库门口的石阶上,一片一片地数。

“元年,春税十五石,秋税二十石……”

“二年,春税十八石,秋税二十四石……”

“三年,春税二十一石,秋税……”

他手指顿在一片磨损严重的竹简上,上面刻着“三十四石”

赵壮心里一紧,元年加起来三十五石,二年四十二石,三年五十五石,加起来总共一百三十二石。

“一百三十二石!”

他猛地站起来,吓了伙计一跳。

“掌柜的,咋了?”

赵壮按捺住激动:“够了!

去年一年就缴了五十五石,加上前年的,早够百石了!”

伙计挠挠头:“够了啥?”

“市井爵!

公士爵!”

赵壮声音颤,抓起竹简就往县府跑。

县府门前早已排起长队,都是来查纳税记录的商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