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集 麦香初溢(3 / 4)

之间忙碌。

白天,他去田里查看麦子的长势,帮着邻里整理收割用的农具;傍晚,他就坐在院里织布,梭子在经线间穿梭,褐帛在机上慢慢展开。

李氏也没闲着,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帮赵满理丝线、看火候,偶尔也去田里帮忙拔草。

赵穗放学后,也会帮着家里喂鸡、拾柴,一家人忙碌却充实。

一日午后,赵满正在织布,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他走出院子,见几个农户正抬着一个生病的老人往村医家跑,为的是新迁来的农户刘老三。

刘老三看到赵满,急忙喊道:“赵大哥,我爹突然晕倒了,你能帮忙抬一下吗?”

赵满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梭子,跑过去扶住担架的一端,和其他农户一起往村医家跑。

村医给老人诊了脉,说是中暑了,开了些草药,又让农户们把老人抬到阴凉处休息。

赵满帮着刘老三煎好药,看着老人喝下去,直到老人脸色好转,才放心离开。

刘老三握着赵满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赵大哥,今日多亏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赵满笑着说:“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别放在心上。”

回到家时,李氏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赵满坐下吃饭,想起白天的事,对李氏说:“咱这河西的村落,虽说都是从关中迁来的,以前不认识,可现在大家互相帮衬,比在老家时还亲。”

李氏点点头:“是啊,上次咱家织布机坏了,还是王二柱帮着修的;前几日穗儿感冒,张婶还送来了姜汤。”

夕阳西下时,赵满又来到田埂上。

风掠过麦穗,带来阵阵麦香,远处的村落里亮起了灯火,织机的“咔嗒”

声隐约传来。

他看着泛金的麦田,心里满是感慨:从关中迁到河西,从学“垄作法”

到练新织布法,从种第一茬麦子到即将迎来丰收,这一路走来,多亏了商君之法,多亏了官府的扶持,也多亏了邻里的帮忙。

他忽然觉得,这“农桑深耕”

,不仅耕深了土地,让荒田变成了良田,还耕深了日子的希望——有了新田、新农技、新手艺,有了邻里间的情谊,他们这些农户的日子,定会像这麦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朝着丰收的方向奔去。

十日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收割的日子。

天刚亮,河西的农户们就拿着镰刀、推着木车来到田里,李吏也带着手下的人来帮忙。

赵满和王二柱一组,他负责割麦,王二柱负责把麦子捆好装车,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割了大半亩地。

其他农户也都干劲十足,田里到处是“唰唰”

的割麦声和农户们的欢声笑语。

太阳升到半空时,赵满家的三亩麦子已经收割完毕,装满了三辆木车。

他和王二柱推着木车往家走,车上的麦子堆得像小山一样,散着诱人的麦香。

赵穗站在院门口,看到父亲回来,高兴地跑过去:“爹,麦子收完了吗?”

赵满点点头,笑着说:“收完了,等把麦子晒好,咱就去咸阳给你买花布。”

接下来的几日,农户们忙着晾晒麦子。

赵满把家里的院子打扫干净,把麦子摊在地上,每天翻晒几次。

李氏则忙着织帛,争取早日把张老板要的十五匹帛织完。

赵穗放学后,也会帮着翻晒麦子,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半个月后,麦子晒好了,赵满把麦子装在麻袋里,一共装了九袋,每袋都沉甸甸的。

他挑了四袋麦子,装上牛车,又把织好的十五匹褐帛放在车上,准备去咸阳城。

李氏和赵穗也跟着一起去,一来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