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集 王翦巡边(3 / 4)

得很远,像是给守边的人吃了颗定心丸。

赵三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快到营了!

今晚伙房该煮粟米粥,还能就着点咸菜,暖和!”

李二也笑了:“俺娘说,等俺挣了爵位,就给俺织件新棉衣,再做双新布鞋。

俺想早点穿上,让俺娘看看俺现在的样子。”

王翦听着他们的话,心里也热了起来。

他知道,这边境的风再冷,土再硬,只要这些士卒在,只要百姓能安心种地织布,大秦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他握紧了腰间的铜剑——这剑是河西之战时缴获的魏人兵器,剑身上还留着一道缺口,那是他砍翻一个魏兵时留下的。

回到营时,天已经全黑了。

营里的火把亮了起来,映着士卒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擦拭兵器,有的在整理甲胄,还有的围在伙房门口,伸长脖子等着喝热粥。

王翦把几人叫到跟前,又叮嘱了一遍岗哨的注意事项,才让他们去吃饭。

他自己却没去伙房,而是往军需官的营帐走。

军需官老周正坐在案前算账,见他进来,连忙起身:“王伍长,这么晚了还来?是缺啥东西了?”

“老周,”

王翦坐下,开门见山,“明日我要在边境土坡设个岗,需要两床棉被,还有些炭火。

夜里冷,弟兄们守岗,得暖和些。”

老周皱了皱眉:“棉被倒是有两床旧的,可炭火……营里的炭火不多了,得省着用,给将领们取暖的。”

“将领们有营帐,有厚甲,可岗哨在野外,风比营里大十倍。”

王翦的声音沉了下来,“弟兄们守着边界,冻得手都握不住弩机,怎么防备魏人?老周,你就通融一下,先给岗哨匀些炭火,日后营里补了货,再还回来。”

老周看着他,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行,看在弟兄们守边辛苦的份上,我给你拿两筐炭火。

棉被在后面的库房里,你自己去取。”

王翦道了谢,去库房取了棉被和炭火,又扛着往自己的营帐走。

路过伙房时,伙房的老张喊住他:“王伍长,还没吃饭吧?我给你留了碗热粥,还有块麦饼,快进来吃。”

王翦走进伙房,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老张把一碗冒着热气的粟米粥递给他,又拿出一块麦饼:“这饼是下午刚烤的,还软和。

你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多谢张叔。”

王翦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滑到肚子里,驱散了不少寒气。

老张坐在他对面,叹了口气:“你们守边辛苦,我能做的,也就是给你们多煮点热粥,多烤几块饼。

昨儿个王老伯还来送了些腌菜,说让给守边的弟兄们尝尝。”

“王老伯有心了。”

王翦想起那老人的样子,心里又暖了几分。

“可不是嘛。”

老张道,“现在日子好了,百姓们都念着你们的好。

前几天还有个妇人来送布,说要给弟兄们做些护膝,怕你们在野外冻着腿。”

王翦听着,手里的麦饼似乎更香甜了。

他知道,这些百姓的心意,就是他们守边的动力。

他们守着边界,就是守着这些百姓的笑脸,守着这些热腾腾的粥和饼,守着大秦的未来。

吃完粥,王翦扛着棉被和炭火回到自己的营帐。

他把棉被铺在榻上,又把炭火放在炭盆里,点了火。

营帐里渐渐暖和起来,他拿出案上的竹简——那是昨日蒙恬托人送来的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蒙恬在信里说,他最近读了《孙子兵法》,有几处不懂的地方,想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