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考核的变数,总在不经意间出现。
九月中旬,主爵中尉府的考核吏张平抵达栎阳粮仓。
他身着黑色官服,面沉如水,刚入仓便直奔粮囤抽查:“随机抽三囤粟米,开囤过秤。”
役卒们不敢怠慢,很快打开了靠近仓门的三囤粮食。
过秤时,张平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这囤粟米,损耗竟有一成二?”
赵雍心里一紧,急忙上前查看——那是上月刚收的新粮,按说晾晒充分、储存得当,损耗不该一成。
他蹲在粮囤角落,指尖拨开粟米,忽然摸到一片潮湿的草木,仔细一看,竟是防潮草木被鼠蚁啃咬出了个洞,潮气渗入导致部分粟米霉变。
“按《仓律》,损耗一成便要扣考成等级。”
张平放下账本,语气严肃,“赵仓监,你这仓房维护,怕是过不了关。”
赵雍额角冒了汗,却没辩解,只是躬身道:“是属下失职,没及时检查到防潮草木的破损。
但这囤霉变的粟米,属下已单独封存,并未混入好粮,也没影响赈济。”
他引着张平去看封存的霉变粮食,又拿出每日的粮温、湿度记录:“从现霉变那日起,属下就加派了两人守夜防鼠蚁,还让役卒把所有粮囤的防潮草木都检查了一遍,后续再没出现问题。”
张平翻看着记录,指尖在“九月初五,粮温十七度,湿度三成”
的字迹上停顿片刻,没说话,只是把这些细节都记在了考核册上。
接下来查赈济台账,张平随手抽出几本,对照着流民的领粮签字册,一页页核对。
“上月初十城西乡赈济,你只用了半天就把粮食下去了?”
张平指着一页台账问。
赵雍点头:“当时县尉来报灾情,属下知道流民多,提前让人把赈济粮按户数分装成小袋,流民一到就能领,没让他们在太阳底下多等。”
张平又翻到一页,见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农户的字迹:“多谢赵仓监,赈济粮及时,一家五口得以度日。”
他抬头看了赵雍一眼:“这些感谢信,都是流民自愿贴的?”
“是,”
赵雍道,“属下没要求过,是有农户觉得粮食得及时,主动写了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