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集 商业行会(1 / 5)

秦市商脉:咸阳行会录

咸阳西市的晨光总裹着一股特殊的气息——粟米的清甜混着皮革的鞣制味,铜器铺敲打声里飘着丝绸的柔香。

张启年站在自家绸缎庄“云锦阁”

的柜台后,指尖拂过一匹新到的蜀锦,耳边却没了往日商贩的吆喝,只听见斜对面粮行的王掌柜正和两个伙计急得跺脚。

“这批粟米明明按去年的价定的,今早却被三两家粮行压了两成,再这么下去,连本钱都收不回了!”

王掌柜的声音透着慌,“昨日去东市调货,见那边的布商也在吵,说有人用粗麻混着细麻卖,坏了整个布行的名声。”

张启年放下蜀锦,心里也沉了沉。

他做绸缎生意已近十年,咸阳的商市越热闹,可麻烦也跟着多了。

前月有个外地客商用染色不均的次绸冒充上好吴绫,不仅骗了几个世家子弟,还让不少人对绸缎商起了疑心;上个月官府要加征丝帛税,因没人牵头去说清绸缎生意的难处,最后税银竟比预期多了三成。

“东家,要不咱们也学东边的盐商,找几家相熟的绸缎庄一起合计合计?”

伙计阿福凑过来,“听说盐商们去年就凑在一起定了规矩,谁家敢哄抬盐价,就不许再进盐场的货,现在盐市倒比从前安稳多了。”

张启年眼前一亮。

他想起去年去栎阳送货时,见过当地的木工行会——十几个木匠铺的掌柜每月聚一次,不仅定了木料的统一价,还约定谁要是用朽木充好木,就罚他给同行免费做三个月的活。

当时他只觉得新鲜,如今想来,这或许就是稳住生意的法子。

当天傍晚,张启年便差阿福去请了咸阳城里另外四家绸缎庄的掌柜。

到了掌灯时分,“云锦阁”

后院的小厅里已坐满了人:做了二十多年绸缎生意的李老掌柜,专做北方胡绸的赵三郎,还有刚从楚国过来开分号的周娘子。

“诸位今日来,想必也察觉近来商市的乱局了。”

张启年先开了口,把王掌柜的困境和自己遇到的次绸问题说了一遍,“我想着,咱们不如也立个行会,定些规矩,别让自家的生意毁在混乱里。”

李老掌柜捋着花白的胡子点头:“早该如此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