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集 民间戏曲(3 / 3)

p>

,就见之前那个稷下学宫的书生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个穿官服的人。

书生介绍说,这是负责掌管秦国乐舞的官员,听说咸阳有了新的“唱事”

,特意来看看。

官员站在人群后,从头到尾看完了表演。

等李老三唱完,他走过来问道:“你这‘唱事’,既能讲历史,又能说民间事,百姓还爱听,可有名目?”

李老三愣了愣,他从来没想过给这“唱事”

起个名字。

倒是旁边卖胡饼的张二喊道:“这是咱老秦人的‘戏’!

又唱又演的,比乐舞好看多了!”

官员点了点头,笑着说:“‘戏’这个名字好。

往后,你们这些‘戏’,不仅能在集市、庙会演,要是编得好,还能进宫给大王演呢!”

人群里顿时爆出一阵欢呼。

李老三看着身边的妻子,又看了看那些围过来的同行,突然觉得眼眶热。

他想起半年前,自己只是个在集市上混口饭吃的“讲古人”

,如今竟有了“戏”

这个名字,还有可能进宫表演。

那天晚上,李老三没睡。

他坐在油灯下,翻着自己记故事的竹简,突然想起白天官员说的话——这“戏”

不仅能让百姓开心,还能把老秦人的故事传下去。

他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秦戏”

两个字,又在后面添了一句:“说民间事,演秦人魂。”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竹简上,也落在李老三满是皱纹的脸上。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可能编不出多复杂的“戏”

,可只要还有百姓愿意听、愿意看,他就会一直唱下去。

而这刚在秦国土地上萌芽的“秦戏”

,也会像渭水的支流,慢慢汇聚,终有一天,会成为流淌在秦人血脉里的声音。

后来,咸阳的集市上,“秦戏”

的摊子越来越多;雍城的庙会上,“秦戏”

的调子越传越远。

有孩童跟着学唱,有匠人照着木偶做新的道具,还有读书人把“秦戏”

里的故事编进书里。

没人知道,这最初由一个“讲古人”

开创的“戏”

,会在千百年后,演变成流传四方的戏曲艺术。

可每个听“秦戏”

的秦人都知道,这“戏”

里唱的,是他们的祖辈,是他们的土地,是刻在骨子里的秦人风骨。

hai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