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t;这是坊里的年轻画师们合力完成的,&0t;坊主脸上满是自豪,&0t;昨日献给丞相,丞相说要将此画悬挂在驿馆,让各国使者都看看我大秦的民生气象。
&0t;
周昉望着画卷上交织的笔墨技法,忽然想起三年前初遇南方画师的情景。
那时他总觉得那些纤细的笔触太过柔弱,如今才明白,艺术正如江河汇海,唯有容纳百川,方能成就波澜壮阔的气象。
金石有声:刀凿间的古今对话
渭水之畔的石料场里,工匠们正围着一块巨大的青石忙碌。
石匠头领孟贲手持錾子,在石料上轻轻敲打,火星溅起处,一个身披铠甲的武士轮廓渐渐清晰。
他停下锤凿,俯身细看石料上的天然纹理,忽然对身旁的徒弟说:&0t;你看这石纹走势,多像当年穆公称霸西戎时的战阵,我们不妨顺着纹理雕刻,让人物更有气势。
&0t;
徒弟们纷纷点头,拿起刻刀开始细化细节。
来自赵国的雕刻匠师李诚正在雕刻武士的面部,他摒弃了秦地传统的粗犷线条,改用魏国传来的&0t;镂空雕&0t;技法,让武士的眼神透过层层凿痕显得格外深邃。
&0t;当年在邯郸,我师父教我雕刻时总说,石头是有灵性的,&0t;李诚边刻边说,&0t;秦人的刀法刚劲,能赋予石头力量;我们赵人的刻法细腻,能让石头说话。
&0t;
不远处的木工作坊里,另一番创作正在进行。
木匠王尔正将一段珍贵的楠木固定在架上,他要雕刻的是&0t;伯乐相马&0t;的典故。
只见他先用秦地传统的&0t;圆雕&0t;技法刻出人物马匹的整体形态,又借鉴了楚国木匠的&0t;透雕&0t;手艺,在马鬃马尾处刻出层层叠叠的纹路,微风拂过,木雕竟似有飘动之感。
&0t;王师傅,您这马的眼睛用了燕国的&039;嵌螺钿&039;技法?&0t;一个年轻木匠好奇地问。
王尔点头笑道:&0t;是啊,昨日见了燕国使者带来的漆器,那贝壳镶嵌的光泽让我茅塞顿开。
你看这样一来,马眼在阳光下会随角度变幻光彩,多像真马的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