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集晋襄公挑衅秦军隐忍(3 / 4)

,去年还在西戎王帐前见过。

“君上,”

内侍在身后禀报,“绵诸王说,这是送您的礼物,祝秦国五谷丰登。”

穆公笑了笑,转身从架上取下一卷竹简,那是百里奚生前整理的《农事要术》。

他提笔在扉页写下“赠绵诸王”

四字,递给内侍:“回赠这个,告诉他,种好庄稼,比养战马更重要。”

冬去春来,渭水的冰面渐渐融化,沿岸的柳树抽出了新芽。

孟明视带着工匠营回到咸阳,带回的不仅是三千副轻坚甲,还有一种新的冶铁技法——他们将西戎的低温锻打与中原的高温淬火结合,造出的剑刃能轻松斩断三层铠甲。

军事学堂的演武场上,孟明视正在演示新创的“山地搜索阵”

五十名士兵分成五队,交替掩护着穿过布满障碍的场地,遇到模拟的敌军伏击时,前队立刻结成圆阵防御,侧翼小队迅迂回,动作行云流水。

秦穆公坐在看台上,身旁的蹇叔捻着胡须点头:“此阵若成,崤山之败的亏,便不会再吃了。”

“还不够。”

穆公望着场中,“晋军擅长车战,我们得让骑兵的度,快过他们的战车。”

正说着,白乙丙从西戎回来了。

他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风霜,却难掩兴奋:“君上,五千匹战马已到边境!

绵诸王还说,愿意派三百名骑兵教官,教我军骑射之术。”

“好!”

穆公站起身,腰间的玉珏撞击出清脆的声响,“让孟明视把骑兵营扩编到两万人,日夜操练!”

春末的一个清晨,边境传来消息:晋襄公派使者送来了战书,约秦军在少梁城外决战。

使者在朝堂上态度倨傲,将战书摔在案几上:“我君说了,若秦伯不敢应战,便自去王号,向晋国称臣。”

武将们按捺不住怒火,佩剑在鞘中嗡嗡作响。

秦穆公却拿起战书,慢悠悠地读着,忽然问使者:“你家君主,可知西戎的战马,已经在秦国的草原上长肥了?”

使者一愣,刚要反驳,却见穆公将战书扔回给他:“回去告诉晋襄公,秋天吧。

等秋收结束,我在少梁城外,等着他。”

使者悻悻离去后,孟明视忍不住问:“君上,为何要等?我军此刻士气正盛……”

“因为百姓还在忙着春耕。”

穆公打断他,走到殿外,望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身影,“打仗,打的是粮食,是民心。

等秋收了,仓廪实了,再让晋人看看,什么叫老而无谋。”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秦国的土地上一片繁忙。

农夫们在田间收割小麦,作坊里的工匠在赶制兵器,军营中的士兵在演练阵法。

渭水之上,商船往来如梭,将关中的粮食、丝绸运往各地,换回的盐铁堆满了仓库。

孟明视的骑兵营日渐壮大,西戎教官教的骑射之术与秦军的阵法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战术——他们既能像西戎骑兵那样迅猛冲击,又能像中原军队那样整齐列阵。

在一次模拟对战中,五千骑兵击溃了两倍于己的车兵,让观战的群臣惊叹不已。

秋收时节,关中平原一片金黄。

百姓们推着粮车往粮仓赶,路上遇见巡逻的士兵,总会笑着递上几个新蒸的麦饼。

一名白老农颤巍巍地拉住士兵的手:“告诉君上,今年的粮食够吃三年,尽管放心打晋人!”

咸阳宫的粮仓堆得满满的,新粮的清香飘出老远。

秦穆公站在仓顶,望着连绵的粮囤,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刚即位时,这里的粮仓还不及现在的一半。

“君上,”

蹇叔走上仓顶,递给他一封密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