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先帝道光爷临终前的遗训,仍在反复强调“固守柳条边,严禁汉人北迁”
。
可如今,龙兴之地的屏障早已形同虚设,那些被封禁政策忽视的边疆,因为人口稀少、户籍失控,最终成了帝国版图上最脆弱的裂痕。
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动。
有人弹劾奕山“丧权辱国”
,却很少有人敢提及那道延续了近两百年的封禁政策。
在紫禁城的深宫里,咸丰帝看着东北地图上那片新被标注为“俄国领土”
的区域,手指划过“柳条边”
的黑线,忽然问身边的军机大臣:“这柳条边,到底是护了祖宗,还是害了祖宗?”
无人能答。
而在遥远的东北,柳条边的界桩早已风化残破,许多地方被流民和野兽踏成了平地。
那些曾经被严禁迁入的汉人,如今正沿着被战火撕开的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关东大地。
他们不知道什么“龙兴之地”
的禁忌,只知道脚下的黑土地能种出粮食,能让他们活下去。
只是他们不知道,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时,帝国为保护“龙兴之地”
而设下的封禁,早已在边疆的空虚与外敌的叩关中,碎成了历史的尘埃,只留下一道深刻的伤痕,刻在东北的土地上,也刻在近代中国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