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集 李唐初兴与户籍构想(2 / 4)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1592 字 16小时前

老者忧心忡忡地说:“前些年,就是因为那户籍,被征去打仗的儿子再也没回来,如今又要登记,不知又有什么灾祸。”

地方豪强势力的抵制也是一大难题。

隋朝灭亡后,地方豪强虽势力有所削弱,但仍有残余力量妄图维护旧有利益格局。

他们在隋末乱世中隐匿了大量人口,将这些人口变为自己的私属,逃避国家赋税。

新户籍制度的推行,无疑会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

在河北道,一些豪强暗中串联,煽动百姓抵制户籍改革。

他们造谣说:“朝廷此举,是要将你们都抓去充军,田地都要被没收。”

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信以为真,更加抗拒户籍登记。

此外,各地经济展的不平衡也给统一户籍政策的推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关中地区,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在战争中受创相对较小,经济基础较好,土地开程度高;而江南地区,虽历经南朝的展,但在隋末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且当地士族势力强大,情况复杂;至于岭南地区,开程度较低,少数民族众多,风俗文化与中原地区差异较大。

要制定一套适用于全国所有地区的户籍政策,难度可想而知。

在制定土地分配政策时,就因各地土地肥沃程度、人口密度不同而难以统一标准。

三、多措并举,逐步推进

面对重重困难,唐朝朝廷并未退缩,而是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推进户籍制度的落地。

先,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朝廷派遣大量官员深入基层,向百姓详细讲解新户籍制度的好处。

他们在各地集市、村落张贴告示,召开民众大会,耐心解释新制度并非为了加重百姓负担,而是为了让大家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例如,在河东道,官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说明:“登记户籍后,朝廷会按人口分配土地,大家有了自己的土地,便能安心耕种,过上好日子。”

同时,朝廷还让一些在战乱中失去土地,如今已按新政策获得土地的百姓现身说法,以增强民众的信任。

其次,坚决打击豪强势力。

李渊下诏,令各地官府严厉查处豪强隐匿人口、抗拒户籍改革的行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