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傲不是傲慢,而是一种独特的自信,源于对自身学识和品格的笃定。
她的脊背永远挺直,下巴微微扬起,却不会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
她的眼神极富表现力,在平静的表面下,隐隐迸出锐利的光彩。
当她的目光扫过景物时,不像寻常女子那般漫不经心,而是带着审视和思考的意味,仿佛在解读一本深奥的典籍。
她凝望远方绵无际的城沿,眼中闪烁着一抹期待、好奇、还有炽热深沉的情绪波动。
那双浅琥珀色的眸子在夕阳下变幻着色彩,时而如蜜糖般温暖,时而如寒星般清冷。
城墙的轮廓倒映在她眼中,仿佛在她眼底展开了一幅宏伟的画卷。
丫鬟看到自家小姐走出,赶忙起身撑伞搀扶着:
“小姐,日头正毒,当心中了暑气。”
丫鬟的手刚刚触到她的衣袖,就被她轻轻摆手制止了。
她没有回应,只是目光依然出神望着远方雄伟的城楼,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的边缘,这个细微的动作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远处城楼上飘扬的旗帜,在她眼中化作点点跃动的光斑。
她就这般静静地站着,天蓝色的襦裙在风中轻轻飘动,仿佛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成了一幅绝美的剪影。
她看见官道上满载货物的商队井然有序,田间农夫使用着新式农具劳作,远处隐隐还传来朗朗书声。
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她心潮澎湃,不禁吟诗一:
日照龙城万户开,新犁破土燕双回。
书院声声传圣道,工坊夜夜出良材。
九重城阙纳贤士,四海商贾聚宝来。
愿得明君千载治,文风武略耀云台。
这诗既描绘了眼前新犁破土、书院声声的盛世景象,又暗含对明君千载治的期许。
最后一句更是巧妙地将文治武功并重的新政理念融入其中。
天蓝色的身影在明晃晃的日光下宛如一株空谷幽兰。
她望着这座充满生机的都城,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侍女闻言先是一怔,手中帕子险些滑落。
原是因着那诗句中“新犁破土燕双回”
的意象,恰与她方才瞧见的田间景象重合了。
她杏眼微睁,唇瓣不自觉地跟着默念最后一句“文风武略耀云台”
,待品出其中颂圣之意,颊上顿时飞起些许红云。
侍女青娥急急转身扶住车辕,仰头望着自家小姐。
她梳的双环髻因着动作微乱,簪的野菊瓣儿簌簌落在肩头:
“小姐这诗做得真好!
方才奴婢瞧见田里那些新式犁具,正不知如何形容呢!”
说话间她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带,眼中闪着雀跃的光:
“尤其是工坊夜夜出良材这句。
昨儿投宿时听驿丞说,京城西郊新建的工坊昼夜不停赶制农具呢!”
忽见她踮脚指向官道右侧。
但见个农人正试用曲辕犁,犁头翻起的泥土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青娥嗓音里带着惊叹:“小姐您看!
那犁果真省力,老农单手就能扶住!”
她回头时眼角眉梢都漾着笑:“这书里说的,可不就是眼前这般太平景象么?”
注意到女子天蓝色襦裙被风吹得微皱,青娥忙从车内取出莲青披风。
递衣时她瞥见小姐袖口沾了墨渍,便轻声提醒:
“待会进城先找绣庄裁件新衫可好?听说京城时兴在裙角绣麦穗纹,取五谷丰登的吉兆呢。”
说着自己先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
槐荫下光影流转,青娥絮絮说着沿途见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