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多注意身后的车手北,这一站他很快很强势。”
红牛领队霍纳,特意在这个时间点提醒了韦伯一句。
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初出茅庐的中国新人车手,如今已经成为了红牛车手的威胁。
F1围场有些时候很现实,从来不要看说了什么,而是要看做了什么。
不管说多少狠话,表现的多么张扬,大车队多么强势。
当真正有威胁的对手出现,他们往往就会收敛起傲慢!
“明白。”
韦伯很平淡的回复了一句。
“你要守住自己的位置,维特尔很快就会追赶上来。”
可能没有感受到韦伯语气中的重视,红牛领队塞纳再次强调了一遍。
两人之间的对话,隐约充斥着一股怪异气息。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在于队内竞争带来的纷争!
陈向北完全碾压了特鲁利,展现出来的天赋跟实力以及友好态度,让后者心服口服的成为了二号车手。
维特尔却没能降伏韦伯。
可偏偏红牛车队有着“造神”的传统能力,敲定年轻的维特尔成为一号车手前提下,车队资源跟策略甚至于赛车研发方向,将百分之百的倾斜。
就如同后世对待维斯塔潘一样,二号车手属于彻彻底底的工具人。
问题是维斯塔潘确实能做到碾压众生,不管队友是里卡多还是阿尔本,或者后来的佩雷兹、劳森、角田裕毅,反正来一个碾一个。
除了佩雷兹在特定时期状态爆表,展现出一定野心跟反抗能力之外,其他都被维斯塔潘给跑服了。
现在的维特尔,天赋跟速度都全面领先韦伯,却没能做到积分跟成绩的碾压,两个人很多时候处于伯仲之间的状态。
并且历史上10赛季前半程,韦伯积分还一度领先维特尔,你要他去当老二怎么可能服气?
特别是到了F1中国大奖赛,车队策略明确表现让韦伯当车队去进攻阿隆索,消耗这位目前围场内最强车手的轮胎寿命,然后交还位置让维特尔超车夺冠。
剧本已写好,“冠军”被内定,韦伯不闹情绪才怪!
听到霍纳跟韦伯的对话,红牛首席比赛工程师莫纳安,轻声劝说道:“领队,韦伯毕竟是一名老将,我觉得语气可以委婉一些。”
面对劝说,霍纳却摇了摇头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