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伯格没有反应过来阻挡,可是有一名车手反应过来了。
他就是跟在陈向北车后的汉密尔顿。
当意识到罗斯伯格无法完成跨队指令,即将要被中国车手北给超越的时候,汉密尔顿毫不犹豫选择跟车一同超越。
反正都能上升一个顺位,这个人是不是陈向北重要吗?
对于汉密尔顿而言,冠军的道路上面没有友情。
就如同舒马赫在围场二十多年,遭遇滑雪事故之后,却没有任何一名曾经的队友获得准许探望。
用车王的话来说,那就是他在围场内没有朋友!
望着跟随在陈向北车后,一同趁机超越自己的迈凯轮赛车,罗斯伯格心里面有股说不出来的滋味。
他愿意执行跨队指令,本身就是看在友情的份上,而不是注重什么利益,这点跟后世的奥康有着本质区别。
毕竟罗斯伯格不是奥康那样的穷小子出身,他有着世界冠军的父亲,有着德国的户口本,有着梅奔厂队的资源,正式车手席位可谓是固诺金汤!
就算拒绝执行,迈凯轮老板丹尼斯也无法拿他怎样。
可在自己遭遇对方双车战术被超越的时刻,汉密尔顿没施以援手也就罢了,还趁势跟着陈向北一起提升排名,这点让罗斯伯格着实难以接受。
颇有一种不想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的矛盾感。
不过紧接着这种矛盾感就消失殆尽,脸上的神情变成一种震惊。
最前面的特鲁利放过去陈向北之后,面对紧跟其后想要浑水摸鱼的汉密尔顿,他必然竭力阻止。
毕竟相比较罗斯伯格,汉密尔顿这个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很明显要更为强大。
没有丝毫犹豫,特鲁利一把打过方向盘,试图阻挡汉密尔顿的超车路线。
可是超越的路线就在眼前,如果被特鲁利给挡在后面,想要再追上陈向北难度将陡增,轮胎也无法支持长时间的推进消耗。
这个时间段才二十出头的汉密尔顿,有绝对速度却缺乏足够的冷静,风格更偏向于当年的塞纳,唯独欠缺一些努力跟执着。
面对特鲁利的阻挡,热血上涌的汉密尔顿,直接一脚油门冲了上去,准备抢占对方“关门”之前跟随陈向北一同过去。
但特鲁利同样不是什么软柿子,赛道上能做出动手干架的角色,那能忍气吞声吗?
随着年纪增长实力下降属于客观因素,脾气下降才是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