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在中古时代,就开始了探索社会托底福利制度。
关键,他还两次都做成了!
这实在是过于夸张了些!
赵煦最开始都不敢相信,直到他派了好几拨的逻卒,每一拨逻卒回禀的信息,都相差不大,这才让赵煦相信,苏轼在苏州建的养济院,真的在给孤寡老人养老!
而不是,如赵煦在现代听说过的印度养老院——名曰养老院,实为纳垢之圣殿,色孽之圣堂。
想着这些,赵煦就假作失望的叹了口气:“文仲悖逆纲常,怨怼朕与朝廷,其罪大焉!”
“朕本当,流配其兄弟,锢其子孙……”
苏轼听着,只能匍匐在地,不停的说道:“乞陛下开恩……乞陛下开恩……”
对赵煦的决定,却是没有异议。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当皇帝发现一个大臣,居然‘不欲为朕臣’,于是故意自戕,甚至专门挑着这个皇帝即位后第一次科举放榜之日去死。
那么,族其宗族,都不算过分。
而赵煦仅仅只是‘流配其兄弟’、‘锢其子孙’。
真真是仁厚圣主!
甚至,在苏轼看来,若孔文仲的父祖知道了这个结果,也得从棺材里爬出来,磕头谢恩。
苏轼只听得面前的少年天子,悠悠一叹:“学士为文仲求情……情深义重……”
“奈何……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