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12 / 13)

sp;   不好意思,真不熟!

    这自然多少让这位太皇太后,心中有些不舒服。

    在不舒服的同时,她也知道,国政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和先帝有关的事情。

    她必须也只能和这个孙子商量着来办了。

    这既是为了高家着想,也是为了她的身后名考虑。

    她这个太母,今年已经是五十有四了。

    慈圣光献享寿六十有一,章献明肃也是同寿。

    这意味着她大概率也是差不多的寿元。

    所以,每次看到这个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自信,同时越来越聪明的孙子。

    太皇太后,都是面带笑容、慈祥。

    赵煦却是接过了上书,低头一看。

    还真的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呢!

    范镇上书,只说了一个事情,内容也不过百来个字。

    但却同时牵扯了法统、宗庙和好几代天子!

    这事情很简单。

    自周以来,历代王朝皆以昭穆为宗庙排序。

    父为昭、子为穆,子子孙孙排序下去。

    但宗庙之中,从王莽之后就只有九个位置。

    所以,这样排序后,总会有人得被请出宗庙,以此保证宗庙的正常。

    于是,就有‘亲尽而祧’的制度来补充。

    同时,还有着‘万世不祧’的固定的祖先神位。

    于大宋而言,自然是太祖、太宗,居万世不祧的位置上。

    其他先祖牌位,都要依照亲近而祧的制度毁庙,迁于太庙的东西夹室。

    譬如赵煦即位,便祧翼祖神庙,迁于夹室。

    而范镇上书,提及的这个事情,则牵扯了从英庙即位到赵煦的父皇即位这一段时间的皇室骚操作。

    起初,英庙即位,仁庙神灵入主宗庙,祧禧祖之庙。

    这是正常的。

    但,赵煦的父皇即位后却选择将禧祖的神位请回了宗庙,把顺祖祧了出去。

    这下子就犯了一个昭穆制度的大错。

    因为,按照父子昭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