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开始(3 / 4)

审题不清的情况,想要在考试中出彩就更加困难了,想要做得好立意方面,摸准主考官的脉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看到这道题,想来又是张元桢表达对宪宗时期朝堂的不满,朱见深刚刚即位后,他便上书朱见深“勤讲学、恭听政、广用贤”,想要在新皇帝手下一展抱负。

    谁料到朱见深对其置之不理,置之不理也就罢了,但是后来朱见深宠幸宦官和僧道,荒废朝政,加上同上司不和,张元桢心灰意冷,借病居家长达二十年,直到看到孝宗朱佑樘颇具民君之相,才再入朝堂。

    摸准了张元桢的心思,李杰提笔破题。

    “即刑罚所以失中,知礼乐不可废也。”

    随后将礼乐与刑罚的关系娓娓道来,从礼乐不兴内讲出刑罚不中的原因,揭示礼乐不兴则刑罚必会出现种种弊端。

    礼乐在古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词,孔子对于礼乐多有描述,大到治国,一个国家想要和谐、稳固,必合乎礼、正乎乐,小到为人处事,礼也可以陶冶人的境界、情操,使人眼界豁达、心胸开朗,知道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礼是什么,是秩序,万事有序谓之礼,乐就是德,和现在说的音乐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礼记·乐记》中则说道说:“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

    德也不是现在的道德的意思,当时道和德是分开的两个概念,德就是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

    至于道,则是各家学说之中的终极命题,不明悟便不可自圆学说,也不可能成为官方正统,道家、佛教都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回答。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