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的威严,却也透着一丝温和。
在他身侧,李小姐正由丫鬟陪着坐在一旁,虽然面色仍有些苍白,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身上那些可怖的青紫瘀斑已然消退大半,甚至能小口啜饮着参茶。她看向邵庭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和好奇。
“邵小大夫,”李大人斟酌着用词,既显亲近又不失身份:
“你妙手回春,救了小女性命,此乃大恩。本官向来赏罚分明,你可有什么想要的?金银珠宝,田产地契,但有所求,只要在本官能力范围内,皆可应允。”
他早已派人将邵庭的底细查得一清二楚:父母双亡,与一异姓兄长江暮云相依为命,逃难至海州城,寄居在振威武馆。兄长武艺不俗,已报名本届武乡试。身世清白,却也简单得近乎寒微。
邵庭闻言,起身离座,对着李大人深深一揖,姿态恭敬却不卑不亢,声音清朗沉稳:
“知府大人言重了。草民习医,本为‘悬壶济世,解人疾苦’。此番能为小姐略尽绵力,是草民的本分,亦是机缘巧合,岂敢以此邀功求赏?”
“医者之心,但求问心无愧,若因施恩而图报,则有违初衷了。”
李大人听罢,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他微微颔首,沉吟片刻,话锋一转:
“嗯,不慕名利,心性纯良,甚好。本官听闻,你兄长江暮云,武艺出众,此次也报名了武乡试?”
邵庭心中一动,面上依旧平静,应道:“回大人,正是。”
“好!”李大人抚掌一笑:“既然小友高风亮节,不愿受金银俗物,那本官便换一种方式酬谢。你兄长既志在武举,本官便助他一臂之力!”
他顿了顿,朗声道:“本官赐你兄长西域良驹一匹,以供其练习骑射,驰骋考场!另,赐精铁打造的长弓一把,雕翎箭两壶,镔铁点钢长棍一条!”
“这些皆是武乡试外场考核必备之器,望他勤加练习,莫负本官期望!”
这份赏赐,不可谓不厚重!
一匹好马、一套上等的兵器,对于寻常武人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之物,能极大提升实力和考场发挥.
这远比直接赏赐金银更能体现李大人的用心,也更能切中他们兄弟二人当下的实际需求。
邵庭心中了然,知府大人这是既还了人情,又巧妙地施恩,还将这份恩情与兄长前程绑定,手段高明。
他立刻再次躬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草民代兄长,叩谢大人恩典!兄长定当勤学苦练,不负大人厚望!”
李大人满意地点点头,看着眼前这个宠辱不惊、心思玲珑的少年,心中暗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
知府千金转危为安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海州城的杏林界。
邵庭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海州城医馆里的焦点。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向来与官府走动频繁、消息灵通的“仁心堂”。
他们深知这位年轻学徒的价值——能解决连堂内老先生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其潜力不可估量。若能招揽至门下,不仅能为仁心堂增添实力,更能巩固与知府大人的关系。
于是,在济世堂还在观望之际,仁心堂的请帖便已送到了回春堂,指名道姓邀请邵庭。
送帖的伙计态度颇为客气,却也带着几分大医馆的矜持:
“邵小友,我家老先生惜才,听闻你天资聪颖,于医道颇有悟性,愿给你一个机会。若你有意,可持此帖来堂内一叙,老先生会亲自考校。若能通过,或可破格收你为徒,得我仁心堂真传。”
这条件,对于海州城任何一个出身普通的医馆学徒而言,都堪称一步登天的机遇。
仁心堂的老先生,那可是培养出过数位宫廷御医的杏林泰斗!
邵庭接过那张印制精美带着淡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