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木牛流马乌柳做成三个月了,他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直没有上报。
前几日我去了一趟,他的问题解决了,将能为大汉解决运输粮食的问题。”
刘徽继续解释。
“父皇,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您对中科院的人要求别太高。”
刘徽撒娇的冲刘彻提起。
中科院的人都有他们各自的长处,到目前为止,不能留下的刘徽基本都清理过。
“你的意思?”
刘彻听懂刘徽的言外之意。
“他叫周可。
往后中科院的事由他接管。
常尚书和钟离夫人以后专管工部及鸣堂诸事。”
刘徽没办法的,不能把整个中科院都搬到河西去,而且,不能把有用的东西都放在她的手里。
“中科院的研究不能系于我一人之手。
权,不宜集中。”
刘徽一看刘彻的意思就明白他想说什么,可她也有她的顾忌。
她希望中科院不是在她手里才能扬光大,而是中科院因为自身的原因,就足够扬光大,而且能够得到大汉朝廷的认可。
刘彻知道刘徽何意,对于刘徽推荐上来的人,周可,刘彻道:“试试。”
“多谢陛下。”
周可此人,不过才二十六七岁的模样,天生的笑脸,未语人先笑,看起来有些无害。
难免让刘彻不由的怀疑,眼前的人当真能够把中科院管好。
不不不,人不可貌相。
别的人都不用说,看看刘徽就知道。
再没有人比刘徽看起来更无害的人?
事实如何?
刘徽方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一个国家用几句话的功夫就要从地图上抹去了。
“你多带着点,别让人不懂如何下手。”
中科院的事都是刘徽在管,哪怕是常康和钟离没,担的也是管的名,实际上要说最了解情况的还是刘徽。
但刘徽的心思不可能只放在中科院,河西所处的位置太特殊,而且看看那些西域各国的人,还有匈奴,不让刘徽在那儿坐镇,一般人想把西域吞下来不知道要费多少时间。
刘徽不能困于一个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