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细说。
你知为何?”
乍然让刘徽问起此,鱼和熊掌讲的是什么内容?
正是得失。
刘徽眼眸一垂,声音清脆明亮的道:“世人皆知我自幼长于未央宫,我尚不能言,却喜欢随父皇和表哥左右听课识字。
话还说不利落,父皇和表哥却已经开始教我认字。
三岁左右,那会儿太小,父皇曾说,我是大汉公主,不需要学识渊博,我照样一生尊享荣华。”
提起旧事,也让刘彻想起多年前的历历在目的刘徽。
小小的刘徽,铿锵有力的一番回答。
刘徽迎向刘彻道:“彼时,我问父皇,为何执意要改弦更张?黄老之术以令大汉得以休养生息,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父皇道,择一而从之,凡有所舍,则必有得。
那也是我的答案。
凡有所得,必有所舍。
“诸子百家,论及得失,道家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孔子云不患不得而患失。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列子曰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墨家云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随着刘徽道出各家关于得失的论述,自不必说,众人对刘徽的感观更不一样了,同时也将视线落在刘彻身上,说好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你倒是让你的孩子熟读百家?
尤其还是一个女儿熟读诸子百家!
刘彻昂头挺胸,压根不认为有何不可。
“诸位定是在想,我父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何我却熟读百家?这就不得不引用一句兵家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刘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因而痛快的给他们答案,“不知诸位的主张,岂知诸位所想所求,又如何对你们取舍?”
取舍二字啊,怕是没有人想到,刘徽小小年纪早早懂得。
刘徽迎向那质问她的人道:“大汉建朝时,行黄老之术,其他各派皆是配角。
尔等推行各家学派,有哪一个不盼着能够一家独大,一言独断。
因而,当我不愿意用你的学派你的观点时,你竟然问我为何不容?岂不可笑?”
如此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