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给天下人画饼(1 / 9)

刘徽满意了,缓缓起身道:“你们一共59人提出了84个问题,和之前你们被我驳回的问题又多了几个。

无妨。

你的疑惑,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用礼记中的一句话,礼不下庶人。”

礼不下庶人,五个字,却也是足够。

刘徽继续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道家以无为而治,大汉七十余年行的都是黄老之术,以令大汉得以休养年息。

可是,天下无永不变更之法,我记得你是三年前举孝廉进的京,出任京兆府的一个小吏。

你之得利,在于朝廷颁的察举之制。

最后,你却要我取这一句?好让天下学子见识大汉朝廷是如何自相矛盾,朝令夕改?威信荡然无存?”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刘徽答得有理有据。

提出问题的人,他们所提的问题,刘徽记得分毫不差。

如此好记性已然让人震惊无比。

平阳长公主没能忍住的感慨道:“从前知阿徽聪慧,今日方知,何止是聪慧。”

过目不忘也就罢了,连每个人说的话都记得分毫不差,而且还都用他们各家学派的经义而答之。

若说一开始对刘徽狂妄得敢以一己之力和众人论道,没有人太把刘徽当回事,随着刘徽将各家的优劣道出,众人看向刘徽的眼神已经大不一样。

刘徽答完了问题,有人不服的喊道:“所谓合不合适,不过都是公主一家之言,纵然我等有千百个理由,公主都不可能同意。”

一语暗指刘徽的专横霸道,看似跟他们论道,实则早有决定,而且打定主意不改。

莞尔一笑,刘徽道:“凡有得,则必有失。

你知何意?”

被刘徽迎面一问,那指责刘徽的人脸色变了。

刘徽双手交握于腹间,微仰起下巴道:“我记得我三岁的时候,有一位儒家学士给我讲了鱼和熊掌的文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当时给我讲课的先生想给我细说的,我却没有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