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渊晚年致仕后,仍心系边防,曾多次向朝廷上书,提出加强边卫、储备军资的建议。萧桓感念其功,特赐“忠勇柱国”匾额,悬挂于谢府门前。岳谦、秦飞、陈忠等人,也皆成为大吴的栋梁之臣,为边防稳定与朝政清明,贡献了毕生之力。
京师百姓为纪念谢渊与殉马,自发在德胜门内立“护京碑”,碑上刻着“杀马饲卒,血护京师;同心守国,千古流芳”十六字。每至初一、十五,百姓皆来碑前祭拜,香火袅袅,与德胜门的城楼相映,似在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卷尾
《大吴史?列传第三十二?谢渊传》载:“德佑京师之围,德胜门粮尽,渊斩战马两千三百匹饲卒,率卒血誓守御。帝赞曰:‘渊之忠勇,胜似长城;殉马之烈,堪比忠良。非渊,京师破矣。’”
《玄夜卫档?守御录》补:“杀马守御后,大吴始设粮道督查司、军牧监,完善应急粮储备制度,边卫亦仿京师之制,设殉马祠,以励军心。德佑以后数十年,瓦剌再不敢南犯,京师晏然,百姓安乐,时人谓‘杀马一役,安邦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