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语
《大吴通鉴?朝政纪》载:“天德二年秋,早朝于奉天殿。
镇刑司副提督石崇执缇骑《拦查供词》,劾太保兼兵部尚书谢渊‘率家丁拦门拒缇骑查于科府,藐慢国法、庇佑逆党’;渊当庭引《大吴律?刑律卷?缉查篇》辩曰:‘凡查抄三品以上官员府邸,需持陛下亲批手谕、通政司勘验印合,二者缺一不可。
崇无帝谕、无勘合,仅凭镇刑司私令破门,实乃越权擅为,反诬臣阻查,欲构陷忠良也。
’
二臣争执不下,列卿或缄默、或附议,朝堂纷扰。
时昌顺郡王萧栎自宗室列次出列,进言曰:‘大同卫五千斤火药失踪,系北境边防根本——瓦剌已在边境增兵,若火药落入其手,恐酿边患。
宜令谢渊(掌兵部熟军器账册)与石崇(掌玄夜卫善稽查)同往大同卫核查,军器账册、火药残片、边卫供词自能辨是非,比朝堂争执更急。
’
帝桓颔准奏,命三日后启程,必呈核查实据。
石崇退朝后,恐大同卫火药印记(大吴工部制式)与玄夜卫冒签账册败露,归府即屏退左右,密召玄夜卫副统领赵奎入暗室。
谋以黑石岭(赴大同卫必经途,山高林密、素多匪患)为伏点,令死士易山匪粗布短褐、仿瓦剌狼头纹箭簇(淬北境草汁掩迹),待渊、栎过岭时突袭灭口,嫁祸瓦剌残部劫杀,绝证据之患。
此非寻常朝堂争执,实为‘忠奸生死博弈’之枢始——奉天殿上萧栎‘公允查案’之议,暗堵石崇销毁罪证之路;黑石岭下石崇‘绝杀灭口’之谋,显奸佞穷途之狠。
一殿一岭,一议一谋,皆藏天德朝权斗之险。”
奉天殿金砖映绯紫朝服,玄铁令冷浸夜霜,黑石岭朔风传血腥杀机——三者环扣,皆为天德朝忠良渡厄渡劫之关键伏笔,未有半分轻忽。
天德科场捷报
紫袍初赐踏御街,金銮唱第动九垓。
琼林宴罢春风煦,一日看遍长安槐。
朝靴轻叩金砖地,御笔朱批紫绶裁。
玄铁令寒凝剑气,且教忠良笑靥开。
奉天殿的金砖被晨光镀上一层冷辉,朝靴叩地的声响整齐划一,却压不住空气里的紧绷。
文武百官按品阶列站,绯紫官袍与石青常服错落,目光皆悄悄投向殿中——昨日石崇带缇骑闯于科府被谢渊阻拦的事,早已传遍朝堂,今日早朝,必是一场风波。
石崇站在武将列,玄色镇刑司官袍的褶皱里藏着锋芒,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朝珠。
他昨夜翻来覆去,算准今日早朝先难:只要坐实谢渊“阻挠查抄”
,就能借“护逆党”
的罪名请旨押其下狱,大同卫的火药证据便无人敢查。
待鸿胪寺卿唱罢“有事启奏”
,他立刻出列躬身,声音掷地有声:“陛下,谢渊目无王法!
昨日缇骑奉镇刑司令查抄于科府,渊竟率家丁拦门,声称‘无陛下手谕不得入’,分明是与于科同谋,欲藏通敌罪证!”
他抬手举着一卷奏疏,展开时纸页簌簌响:“此乃缇骑亲录的《拦查供词》,上面有十余名缇骑签名,皆证谢渊当众咆哮,拒缴于科府中文书!”
奏疏递到御前,石崇的目光扫过阶下,带着威压——他算定谢渊无防备,且李嵩等旧党会附和,今日定能将其扳倒。
谢渊站在文官列,绯色兵部官袍挺得笔直,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早料到石崇会来这手,昨夜已让杨武翻出《大吴律?刑律卷》的抄本,此刻从容出列,躬身道:“陛下,石大人怕是忘了《大吴律》的明文规定。”
他抬手示意吏员呈律本,“《刑律卷?缉查篇》载:‘凡查抄三品以上官员府邸,需持陛下亲批手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