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送工部尚书张毅,令他在五日内赶制两千件火器,优先送往宣府卫、大同卫;另一道送京营副将秦云,令他率五千士兵支援大同卫,协助岳谦防务,三日内必须启程。”
杨武躬身应道:“属下这就去办!
只是……张毅大人近日正忙着江南水利工程的器械制造,恐难在五日内完成两千件火器,要不要宽限几日?”
谢渊摇头:“边患不等人!
你告诉张毅大人,江南水利工程可暂缓几日,边防火器事关重大,必须优先完成。
若有困难,可从工部其他工坊调工匠,实在不够,便从京营调懂火器制造的士兵协助,务必在五日内完成。”
杨武应声:“属下明白!”
谢渊又道:“还有,你去将德佑年间的谈判文书、户部账册、礼部副本整理成册,送到玄夜卫北司,交给张启主事,让他再仔细核验一遍,确保没有遗漏的证据。
另外,通知陈默统领,让他加强对死士家属的抚恤,昨日陛下特意提及此事,不可怠慢。”
杨武点头:“属下这就去安排,保证件件落实。”
杨武离开后,谢渊独自坐在案前,看着桌上的边镇地图,目光落在宣府卫、大同卫的位置上。
他想起德佑年间,自己就是在这两个卫镇与瓦剌周旋,如今再次面对瓦剌的威胁,心中却无半分惧意——有陛下的信任,有王瑾、刘焕的支持,有李默、岳谦的勇猛,还有玄夜卫的监控,自己定能守住这大吴的边疆。
谢渊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几个重点防御区域,又写下几条防务建议,准备明日呈给萧桓。
秦飞回到玄夜卫衙署后,立刻去见周显。
周显正在查阅玄夜卫的密探档案,见秦飞进来,放下档案,道:“何事如此匆忙?可是石崇、徐靖有异动?”
秦飞躬身道:“大人英明!
属下方才在奉天殿外,听到石崇与徐靖密谋,石崇令徐靖三日内联络大同卫的旧吏,制造‘瓦剌袭扰’的假象,嫁祸谢大人防务不力。
另外,石崇还提及‘镇刑司旧吏’,似有调动旧党余孽的意图。”
周显的眉头拧了起来,手指敲击着桌面:“果然不出陛下所料,旧党并未就此罢休。
你立刻派两名得力探子,密切监控徐靖的动向,尤其是他与外界的联络,若现他派人去大同卫,即刻将人拿下,连同书信一并带回,不可走漏风声。”
秦飞应道:“属下遵令!
已安排探子盯着徐靖府宅,只要他有异动,定会第一时间禀报。”
周显又道:“还有,你去通知张启主事,让他加快核验谢大人证据的进度,尤其是德佑年间镇刑司的旧档,若能找到石崇、徐靖构陷谢大人的证据,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另外,派人去大同卫,通知当地的玄夜卫探子,加强对大同卫旧吏的监控,防止他们与徐靖勾结。”
秦飞躬身道:“属下这就去办!”
秦飞离开后,周显拿起桌上的密奏纸,提笔写下石崇、徐靖的密谋,又写下玄夜卫的应对措施,随后便起身,前往皇宫——他需即刻将此事密奏萧桓,让陛下知晓旧党的动向,以便提前部署。
周显深知,玄夜卫作为直属帝辖的特务机构,职责便是“察奸佞、护朝堂”
,如今旧党蠢蠢欲动,自己绝不能有半分懈怠。
周显抵达皇宫时,萧桓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内侍通报后,周显进入御书房,躬身递上密奏:“陛下,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禀报,石崇与徐靖密谋,欲在大同卫制造‘瓦剌袭扰’的假象,嫁祸谢大人防务不力。”
萧桓接过密奏,仔细阅读,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这些旧党,真是死性不改!
朕已饶他们一次,他们却仍不知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