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翻掌擎山岳狂猿困寂寥(2 / 8)

,陛下的明断,终让忠心得以昭雪。

“臣此后定当以性命为质,掌兵部则固九边,领御史台则察吏治,凡大吴江山所需,臣万死不辞!”

谢渊的声音穿透殿内的静,落在每一位官员耳中,西列的礼部尚书王瑾听得眼眶微热,悄悄抬手拭了拭眼角——他与谢渊共历德佑艰难,最知这份清白来得不易。

萧桓坐在龙椅上,看着阶下伏地的谢渊,心中既有对忠良的疼惜,也有对朝局的考量。

他抬手,声音带着帝王的温和却不失威严:“谢卿起身吧。

朕知你素来赤诚,德佑护主、天德固边,皆为实功,今日断案,非朕私恩,乃循实证、依律法。

你既愿守江山,便需保重身体,边防与吏治,皆离不得你。”

谢渊闻言,缓缓起身,双手捧冠,指尖因激动而微微抖,待戴好冠冕,又躬身行了一礼:“臣遵旨!

定不负陛下所托!”

殿内西列的宣府卫副总兵李默见状,上前一步道:“陛下,谢大人忠勇,臣愿与谢大人共守宣府卫,不让瓦剌越雷池一步!”

户部尚书刘焕也附和:“臣愿调度粮饷,为谢大人的边防提供支撑,确保边军无粮草之忧!”

西列官员纷纷响应,声音整齐,透着对谢渊的支持。

东列的官员们则沉默着,石崇垂着眼,双手攥着朝笏,指节泛白,却不敢再出一言——萧桓的裁决已堵死所有辩驳的路,此刻若再难,便是自寻其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桓的目光转向阶下仍僵立的周德,声音里添了几分冷意:“周德,你可知罪?”

周德的身体猛地一震,像是被这声问话抽走了所有力气,他看着萧桓锐利的眼神,又扫过周围官员或冷漠或鄙夷的目光,终是缓缓屈膝跪地,朝笏“啪”

地落在金砖上,出沉闷的响声。

他额头抵在砖上,视线恰好落在谢渊的靴底——那是一双旧靴,靴头处有磨损的痕迹,是谢渊常年奔波边防留下的印记。

周德的喉间滚了几滚,才挤出“臣……谢陛下宽宥”

几个字,声音闷在青砖里,带着压抑的不甘。

他想起昨日石崇对他说的“只要咬住谢渊伪造文书,陛下定会疑他”

,想起自己在朝会上的慷慨陈词,再对比此刻的狼狈,心中满是屈辱与愤懑——若不是谢渊拿出那些该死的证据,若不是王瑾、李默多嘴,自己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萧桓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了然,却未点破,只道:“你既知罪,便该记住今日的教训。

言官当以实证论事,以社稷为重,而非借弹劾谋私怨、附党羽。

朕暂不罚你,是念及德佑护驾之功,但若再犯,休怪朕按《大吴律?诬告律》处置!”

周德的肩膀微微颤抖,却只能应声:“臣……臣谨记陛下教诲,日后不敢再妄言。”

殿内中立的吏部侍郎张文看着周德,心中复杂——他既同情周德的处境,又鄙夷他的构陷行径。

张文悄悄抬眼,看向东列的石崇,却见石崇正用眼角余光扫向周德,眼神里带着几分警告,似在提醒他“不可多言”

张文心中一凛,连忙低下头,攥紧了手中的笏板——他知道,旧党并未就此罢休,周德的谢罪,不过是党争的暂时停歇。

周德缓缓起身,弯腰捡起朝笏,手指抚过朝笏上的纹路,却觉那熟悉的笏板此刻重逾千斤。

他不敢再看谢渊,也不敢再看萧桓,只能低着头,退回东列的末尾,与徐靖站在一起。

徐靖悄悄用手肘碰了碰他,递过一个“稍安勿躁”

的眼神,周德会意,却只觉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自己已成为旧党弃子,若不能再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