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如来翻掌祥云罩定乾坤了(5 / 11)

兵部尚书谢渊、兵部侍郎杨武负责边镇防务,协调工部尚书张毅制造火器,十日之内需送三千件火器到边镇;刑部尚书周铁、刑部侍郎刘景负责清查旧党诬陷案件,为蒙冤官员平反,半月之内将平反名单呈奏朕;玄夜卫指挥使周显、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负责监控边地与旧党动向,若现瓦剌异动或旧党密谋,即刻奏报朕,不得延误!”

他每说一项,对应的官员便躬身应“遵旨”

,金砖上的朝靴排列得越来越整齐,之前的“东西分野”

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司其职”

的秩序。

萧桓看着这一幕,眼神柔和了几分:“诸卿记住,大吴的江山,不是某一党的江山,是所有大吴百姓的江山。

只有你们同心协力,才能让江山稳固、百姓安乐,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托付。”

朝会结束后,官员们按品阶依次退殿——东列的石崇、徐靖走得最快,几乎是逃一般离开奉天殿,他们怕被萧桓留下问话,更怕被周显的玄夜卫探子盯上;中立的张文、林文则主动走到西列,与王瑾、李默寒暄,张文还悄悄对王瑾说:“谢大人的清白,是大吴之幸,日后吏部修订考核制度,还需王大人多提建议。”

林文也道:“礼部的文书副本,臣会尽快整理归档,确保证据安全。”

西列的老臣们见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中立派的转向,意味着朝局正在向清明靠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渊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留在殿内,等待萧桓的进一步指示。

他站在御案旁,目光落在案上的边镇奏疏上,心中已在盘算如何协调火器与粮饷的调拨。

萧桓坐在龙椅上,看着谢渊鬓角的白,语气里带着关切:“谢卿,连日争执,你辛苦了。

太医院院判说你的咳嗽是因劳累过度引的旧疾,朕已令他配了润肺的汤药,稍后送你府中,你定要按时服用,不可再劳累。”

谢渊躬身行礼,声音比之前平稳了些:“陛下关怀,臣感激不尽。

只是边镇的奏疏不能耽搁——宣府卫副总兵李默奏请增派火器,大同卫都督同知岳谦奏请增派粮饷,这些都需尽快处理,否则恐误边防大事。”

萧桓点头,从御案上拿起奏疏,递给谢渊:“你说得对,边防为重。

这些奏疏你先带回兵部,与杨武商议后,明日呈奏朕。

对了,那些证据,你要妥善归档,按《大吴档案管理则例》,分送六部与玄夜卫存档,以防日后再有人翻旧案。”

谢渊应道:“臣已安排妥当——礼部尚书王瑾会将礼部副本与当票存入礼部档案库,加贴‘密档’封条,需礼部尚书与侍郎共同签字方可调取;户部尚书刘焕会将户部账册与赎金拨付记录存入户部‘德佑赎金卷’,派专人看管;玄夜卫指挥使周显会将玄夜卫密档与张启主事的勘验报告存入玄夜卫北司密库,由秦飞统领亲自保管;臣也会将文书原件存入兵部‘德佑忠良卷’,与边镇战报一同归档,确保每一份证据都有多方备份,无丢失、篡改之虞。”

萧桓满意地点头:“你考虑周全,朕放心。

对了,陈默统领的死士,你要好好抚恤——他们当年为救朕,牺牲了五人,生者也多有伤残,不可忘了他们的功劳。”

谢渊道:“臣已令兵部侍郎杨武统计死士名单,为牺牲者的家属放五十两抚恤金,生者升一级俸禄,安排在京营任职,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

谢渊离开后,萧桓召来周显,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烛火的影子在墙上晃得更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周显躬身道:“陛下,方才朝会期间,臣的探子现石崇与徐靖在殿后偏廊密谋——石崇说‘三日之内必找机会毁了谢渊的证据,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