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如来翻掌祥云罩定乾坤了(2 / 11)

年谢渊为筹赎金变卖祖宅时的决绝,再看东列的卑劣,心中满是愤慨。

宣府卫副总兵李默也跟着出列,他身着从三品戎装,甲片轻响间透着边将的刚直,抬手撸起左臂衣袖,一道浅褐色的疤痕在烛下格外显眼:“陛下!

此疤为德佑年间臣随谢渊护粮大同所留!

当时大同被瓦剌围困,粮草断绝,谢渊从京师调粮,亲自押送至大同城外三十里,途中遇瓦剌游骑突袭,谢渊亲执弓御敌,箭透袖袍擦伤左臂仍不肯退,最终将粮草安全送抵大同!

若谢渊‘慢待君父’,怎会冒死护粮?大同卫当年的老兵已在殿外候着,他们可证此事!”

李默的声音铿锵有力,西列的老臣们纷纷附和,或述谢渊彻夜拟谈判方案的勤苦,或证谢渊拒瓦剌割地的坚定,声浪渐渐压过东列。

东列的工部侍郎周瑞见势不妙,急得额头冒汗,连忙出列:“陛下!

即便当票、疤痕为真,谢渊兼领太保、兵部尚书、御史台三职,权柄过盛,违我大吴‘一品官兼领不得过两职’的官制!

按《大吴官制?分权篇》,当削其御史台之职,以制衡权柄,防其专权!”

周瑞的话戳中了东列的核心——他们怕的不是谢渊“慢主”

,而是他的权柄威胁到旧党的利益。

西列的刑部尚书周铁立刻引律反驳,他手持《大吴律》,书页因频繁翻阅而脆:“陛下!

《大吴官制?特例篇》载‘国难之时,帝可特批重臣兼领多职,以固社稷’!

德佑年间太上皇蒙尘,天德年间边患未平,谢渊兼领三职是陛下亲批,何来违制?周侍郎引律断章取义,实为不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内再次吵嚷起来,东列喊“查档案”

“削职权”

,西列呼“传证人”

“引全律”

,金砖上的朝靴影子随着争执来回晃动。

中立的吏部侍郎张文站在中间,双手攥着笏板,指腹已按出深深的印子——他既怕帮西列得罪吏部尚书李嵩(李嵩是旧党幕后支持者),又怕帮东列违逆律法,更怕陛下看出他的犹豫,只能偷偷用眼角余光观察龙椅上的萧桓,试图从帝王的神色中寻得方向。

萧桓始终没说话,指尖轻轻叩着御案上的玉玺,节奏从快到慢,又从慢到快,眼神扫过东列时带着不易察觉的冷意——他看穿了石崇、徐靖借弹劾夺权的图谋;落在西列时多了几分审视——他虽信任谢渊,却需确认证据的真实性;最后停在御案旁的德佑文书上,指腹轻轻摩挲着纸页边缘——那上面有谢渊当年熬夜写就的朱批,笔迹与他在漠北收到的密信笔迹完全一致,连“防瓦剌反悔”

的措辞都如出一辙,这是他心中早已偏向谢渊的实证,却需等一个“止争”

的最佳时机——他要让东列无反驳余地,让西列心服口服,更让中立派明白“团结”

的重要性。

当东列的石崇暗中示意刘达“提谢渊私通瓦剌”

时,萧桓终于动了。

他的右手猛地拍在龙椅扶手上,紫檀木的纹路被震得微微颤,沉闷的响声像惊雷般滚过殿内,瞬间压过所有嘈杂——东列的刘达刚张开嘴,话卡在喉咙里,朝笏“啪”

地掉在金砖上,出清脆的响声;西列的王瑾、李默也停下话头,齐刷刷看向龙椅,眼中带着期待与敬畏;中立的礼部侍郎林文悄悄松了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终于不用再在党争中煎熬。

萧桓的指尖捏着德佑文书的一角,纸页被他捏得皱,却仍能看清上面“赎金分三期拨付,每期间隔十日,防瓦剌收金后不放人”

的朱批。

他抬眼时,目光先扫过东列的刘达,声音沉得像淬了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