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你都听见了?”
周显躬身回道:“回陛下,二人欲逼秦飞构陷谢渊通敌,还说要‘除了谢渊’。”
萧桓冷笑一声:“朕就知道他们不安分。
周显,你给朕盯紧诏狱,若徐靖敢对秦飞用刑,立刻禀报;另外,派人盯着石崇的府第,看他与哪些旧部往来,一一记录在案。”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不要干涉,朕要让他们把狐狸尾巴彻底露出来,再一网打尽。”
周显应下:“臣遵旨。”
萧桓望着殿外的天空,指尖敲击着扶手,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借谢渊之手拟旨,借石崇、徐靖的“反抗”
立威,借秦飞的“供词”
清逆,最后以“开科取士”
笼络民心——这盘棋,他要下得滴水不漏。
谢渊在案前拟写诏书,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
“……石崇、徐靖等臣,随朕复辟,功勋卓着。
朕念及北疆、南疆边防吃紧,特晋封石崇为镇北公,持节镇守宣府卫;晋封徐靖为镇南公,持节镇守广州卫。
二位爱卿当不负朕望,竭忠尽智,护我大吴边疆……”
他刻意在诏书中加入“持节”
二字,按《大吴会典?封爵志》,“持节镇守者,无调兵权,需听兵部调度”
,这便从制度上剥夺了石崇、徐靖的兵权。
又写明“镇守宣府卫”
“镇守广州卫”
,两处皆是偏远之地,远离京城政治中心,断了二人与旧部勾结的可能。
写完诏书,谢渊将其折好,交给于科:“你把这份诏书拿去给陛下过目,若有改动,立刻回报。
另外,去告诉杨武,让他整肃京营西营,做好应对突状况的准备。”
于科领命而去,谢渊望着窗外的暮色,心中清楚:三日后的太极殿宴,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石崇收到萧桓“三日后太极殿设宴”
的消息,心中隐隐不安。
他召来徐靖、周显,商议对策。
“萧桓突然设宴,还让谢渊拟旨,怕是没什么好事。”
石崇的语气带着焦虑,“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拿到谢渊通敌的证据。”
徐靖点头:“我今晚就去诏狱,给秦飞用‘烙铁之刑’,逼他画押。
只要有了供词,就算萧桓想护着谢渊,也难堵悠悠众口。”
周显却摇了摇头:“陛下盯得紧,贸然用刑恐会引起怀疑。
不如伪造一封谢渊与瓦剌使者的密函,再让秦飞‘招认’见过密函,这样更稳妥。”
三人一拍即合,周显负责伪造密函,徐靖负责逼供秦飞,石崇则联络镇刑司旧部,准备若萧桓“不利己”
,便动兵变。
逆党的阴谋,在暗中加升级,只待三日后的宴会,给萧桓、谢渊致命一击。
周铁按照谢渊的吩咐,派人潜入诏狱,给秦飞送了消息。
秦飞在狱中收到“假意招供,扯出石崇通敌”
的字条,心中了然。
当徐靖带着烙铁前来逼供时,秦飞“受尽折磨”
后,终于“屈打成招”
:“是谢渊让我联络瓦剌使者,但具体密谈内容,我不清楚,只知道石崇也参与了,他收了瓦剌的黄金!”
徐靖大喜,立刻将“供词”
交给石崇。
石崇以为得计,却不知秦飞的“供词”
早已被玄夜卫密探记录在案,送到了萧桓手中。
与此同时,张毅也整理好了周瑞供料的账册,上面有石崇的亲笔批字“扣三成款项,留作自用”
,连同周铁查到的“石崇府中藏有瓦剌黄金”
的证据,一并送到了谢渊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