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渊威似岳难轻犯党势如丝恐易稀(1 / 6)

卷语

《大吴会典?宗室志》卷五《德佑帝篇》附载:“成武朝中期,德佑帝萧桓居南宫,既定复辟策,又逢市井流言破,旧党传谣惑民之计败。

桓独处思政堂,望宫墙之外,心焦盼变:既祷天助复位,又冀谢渊(正一品太保兼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悟‘社稷为重’而相援,日夕徘徊,未敢稍歇。

时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从二品)遣暗探伏南宫偏院,录桓与魏奉先(贴身太监)交接状,报谢渊,渊令‘续察其动向,勿扰,待其举事露形’。”

此案之微,在“盼”

与“忧”

之交织——萧桓以“天助”

“人援”

自宽,掩复辟私念,然流言破、旧党势弱,其盼愈急,忧亦愈深,南宫谋变之局更显胶着。

宫墙高锁日光微,旧帝凭窗盼变机。

手抚残符思旧部,心祈苍昊助炎辉。

渊威似岳难轻犯,党势如丝恐易稀。

不是中兴心太切,只缘权柄系身非。

南宫“思政堂”

的晨雾尚未散尽,窗棂间漏进几缕淡光,落在案前那枚京营旧符上。

萧桓已起身半个时辰,指尖反复摩挲符面“前营”

二字的刻痕——铜锈被磨得亮,露出底下赤铜的原色,像极了七年前青漠堡战前,他亲手将此符递予陈冀时的模样。

“那时陈冀左臂还没箭伤,京营旧卒列阵于德胜门外,甲胄映着朝阳,多精神。”

萧桓轻声喃语,指腹停在符角一处细小凹痕上——那是当年瓦剌兵箭簇擦过留下的痕迹,陈冀带符断后时,这道痕曾嵌过敌军的血。

如今符仍在,旧卒散,只剩他困在这南宫里,盼着“复位”

二字能从虚愿变实。

他将符贴在胸口,能觉出铜面的凉意透过衣料渗进来,却似能汲取些旧日的底气。

目光扫过案上的《复立十策》抄本,谢渊当年“复立桓帝,以安社稷”

的笔迹仍清晰,萧桓又宽解自己:“谢渊写这策时,是认朕能安社稷的。

如今代宗病重,皇子年幼,朕复位正是应了他当年的愿,他若想通,定会助朕。”

院外传来羽林卫换岗的甲叶声,萧桓忙将符藏入袖中——他怕暗探见了这符,露了复辟的心思。

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见老槐树上的暗探仍伏在枝桠间,手里握着玄夜卫专用的录事簿,笔尖在纸上轻划,显是在记他的动向。

萧桓心里一紧,却又很快压下:“只要徐靖的诏狱卒按时动,李默的宣府卫能牵制,谢渊纵有暗探,也拦不住朕。”

辰时过半,魏奉先端着早膳进来,托盘里摆着两碟小菜、一碗粟粥,都是南宫常例的清淡食馔。

萧桓没动筷,只盯着魏奉先的手——他在等徐靖的密信,按约定,魏奉先该从西角门卫安处取信回来了。

“陛下,徐大人的信还没到,卫安说……说诏狱署那边有点动静,玄夜卫的人查得紧,怕递信时被盯上,让再等等。”

魏奉先放下托盘,声音压得低,眼底藏着慌——他昨晚见暗探在卫安屋外接了个纸团,怕旧党已被盯上。

萧桓捏着筷子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查得紧?是谢渊的意思?还是秦飞自己的主意?”

他最怕谢渊察觉徐靖的动作,若诏狱卒被控制,复辟的“开门”

之策就废了。

“卫安没说清,只让陛下别慌,他会想办法。”

魏奉先躬身道,“还有,张文大人那边也递了话,说吏部核查京营官缺的文书,被户部侍郎陈忠拦下了——陈忠说‘边军粮饷急,需先核粮册,官缺核查暂缓’,张文大人怕拖久了,误了举事时拖延谢渊调兵的事。”

萧桓心里更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