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流言似雾笼京邑民心如草怯风飙(3 / 6)

刻调粮,可按程序,调粮需代宗陛下旨意,可代宗病重,旨意难下……”

林文也道:“安民需颁榜,可榜文需礼部拟写、户部署名,还得盖六部印,程序繁琐,若旧党从中作梗,怕是要延误。”

谢渊点头:“程序不能乱,乱了就给旧党‘擅权’的口实。

陈忠,你即刻去户部,拟‘调通州粮入京、平抑粮价’的文书,我以‘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衔副署,再请礼部尚书奏请代宗,若代宗不能批,便以‘社稷紧急’为由,先调粮后补旨——《大吴会要?户部篇》有‘边急、民急可先调粮’的先例,合规矩。”

他又转向林文:“林侍郎,你拟安民榜,就写‘代宗陛下安,太上皇居南宫无恙,新政照旧推行,粮价平、赋税稳,传谣者按律治罪’,榜文需你与陈忠、杨武联合署名,盖礼部、户部、兵部印,午时三刻前贴遍京师各城门、市集——百姓信榜文,更信多部门联合署名,能破‘谢太保独断’的流言。”

陈忠、林文齐声应“是”

,匆匆离去。

杨武望着二人背影,对谢渊道:“大人考虑周全,可林文是旧党那边的人,他拟榜文会不会动手脚?”

谢渊眼底闪过一丝了然:“林文虽属旧党,却怕担‘传谣乱政’的罪,若榜文出问题,第一个查他,他不敢动手脚。

再说,有陈忠、你联合署名,他也动不了手脚。”

五午时三刻?暗探追踪:玄夜卫的细致与隐忍

京师西市的粮商库房外,玄夜卫暗探贴着墙根潜伏,手里攥着玄夜卫专用的“录事簿”

——刚看见粮商派了两个伙计,背着包袱往通州去,包袱里露着流言底稿的边角。

暗探轻轻起身,跟在伙计身后,保持着半条街的距离。

伙计走到城门口,被守门的京营兵拦下检查。

兵卒翻出包袱里的底稿,皱着眉问:“这是什么?谁让你们带的?”

伙计忙陪笑:“是粮商张老爷让带的,说是给通州的亲戚看的,没别的意思。”

兵卒刚要细问,城门口贴安民榜的吏员喊:“都来看!

礼部、户部、兵部联合的榜,太上皇没事,新政照旧!”

兵卒注意力被吸引,挥挥手让伙计走了。

暗探看着伙计出了城,没再追——谢渊令“续盯不捕”

,他得先查伙计去通州见谁,录下交接证据。

他转身往回走,路过市集,见安民榜前围满了百姓,布商、卖菜老汉都在看,有人念出“粮价平、赋税稳”

,人群里的惶色渐渐淡了,有百姓说“还是谢太保靠谱,没瞎传的那么乱”

,还有人转身去开铺、去买粮,市集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暗探走到街角,掏出录事簿,记下“粮商派伙计赴通州,城门口兵卒因安民榜放行,市集民心渐稳”

,然后往玄夜卫北司去——他得把这些情况报给秦飞,再等谢渊的下一步指令。

兵部衙署的案上,安民榜的底稿已拟好,陈忠、林文、杨武的署名墨迹未干。

谢渊拿起底稿,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令吏员拿去盖印。

杨武汇报:“京营各营已传完令,兵卒没再传谣,有三十多个兵卒回家报了平安,都回来了,说家里人看了安民榜,不慌了。”

秦飞也进来禀报:“暗探跟着粮商伙计到通州,见他见了宣府卫副总兵李默(从三品)的家人,把流言底稿给了他——李默这是想把流言传到宣府卫,乱边军军心。”

谢渊闻言,指尖在案上轻轻敲了敲——李默是边将,若宣府卫兵卒信了流言,边防线恐生乱,这是旧党最毒的一招。

他对秦飞道:“令暗探续盯李默家人,录他与李默的联络方式;再令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