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卫查案,便无实证可寻,可拖延其注意力。”
萧桓想起徐靖曾包庇石迁旧党,拖延罪证核验,此刻又借卷宗避查,心里明了:徐靖既盼复辟成功掌理刑院,又怕谢渊查旧案清算他,故需借举事“洗白”
。
他问道:“若谢渊令玄夜卫突袭诏狱,如何应对?”
“臣已令狱卒在诏狱署外挖暗沟,若遇突袭,可从暗沟退至镇刑司旧库房,与石大人的旧吏汇合。”
徐靖答,目光扫过石崇,带着几分试探——他怕石崇独占功劳,故需提“汇合”
,确保自己不被孤立。
石崇察觉徐靖的心思,冷哼一声:“徐大人放心,镇刑司旧吏定会接应,只是别到时候狱卒怯战,误了陛下大事。”
徐靖脸色微变,刚要反驳,萧桓抬手制止:“此刻非争功之时,你二人需同心协力。
徐靖,诏狱卒需严加约束,不可扰民,若有劫掠百姓者,朕定不饶!”
徐靖躬身应“是”
,眼底闪过一丝不甘,却也不敢再与石崇争执。
萧桓将名册与部署图放在案上,指尖点在“辰时”
“辰时一刻”
两处:“举事时辰定在三日后辰时,分三步:第一步,陈冀策动京营旧卒倒戈,控西翼;第二步,徐靖令狱卒开暗门,控宫门;第三步,朕持旧符赴前营,号令旧卒,入皇宫见代宗,逼其禅位。”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二人,语气加重,“切记,若遇谢渊,先示以‘复位安社稷’之意,若其不允,再避冲突,不可硬拼——谢渊掌全国军政,硬拼必败。”
石崇皱眉:“陛下,谢渊若阻宫门,狱卒恐难敌京营主力,若不早做应对,恐误大事!
臣请令宣府卫副总兵李默,于举事当日辰时,率宣府卫兵袭京营北翼,牵制谢渊兵力。”
他早与李默联络,许以“复位后宣府卫自主防务”
,却一直未向萧桓提及,此刻怕谢渊阻路,才急忙道出。
萧桓闻言,心头一喜——李默掌宣府卫,若能袭京营北翼,谢渊必分心,复辟胜算大增。
可他又顾虑:“李默乃谢渊麾下,若其反水,谢渊定会察觉,如何确保他按时出兵?”
“臣已令旧吏送李默‘京营布防图’(石崇仿兵部手札绘制),许以‘若事败,便将图献谢渊,称是臣逼他反水’,李默为自保,必不敢违约。”
石崇答,语气带着得意——他早算到李默的“鼠两端”
,故留了退路。
徐靖补充道:“陛下,臣还联络了吏部侍郎张文、礼部侍郎林文——张文愿在举事当日,以‘吏部核查京营官缺’为名,拖延谢渊调兵文书;林文愿以‘祭祀先帝陵寝’为名,请代宗令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率暗探赴陵寝,离京营防区。
二人皆盼复位后升尚书,必能办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桓听二人提及张大人、林大人,心里更定——张大人掌吏部考核,能拖延调兵文书;林大人掌祭祀,能引开秦飞,这便是“官官相护”
的便利,旧党虽各怀私念,却能为复辟所用。
他点头道:“张文、林文之事,需你二人亲自联络,不可假手他人,免生变故。”
石崇见萧桓应允,又从怀中取出一页纸——是镇刑司旧吏仿玄夜卫手札写的“巡查令”
,上面印着秦飞的假印(石崇令工匠仿刻):“陛下,臣请令旧吏于举事前三日,将此令散于南宫周边暗探,称‘秦飞令赴镇刑司库房查案’,引暗探离南宫,为陈冀、卫安(西角门卫官)行事留空隙。”
萧桓接过“巡查令”
,见上面的字迹、印鉴与玄夜卫手札无异,连墨色都仿得极像(用玄夜卫常用的松烟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