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待得漕粮归正途边地欢声满塞闉(3 / 6)

乃江南士绅所赠,卿敢否认?”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

礼部尚书浑身抖,指着谢渊:“你……你竟敢查臣私产!”

萧栎沉声道:“玄夜卫掌监察之权,查贪腐乃其职分,卿若清白,何惧之有?”

礼部尚书无言以对,瘫跪在地。

御史台左都御史此时出列,躬身道:“陛下,谢太保所言有据,然江南士绅确有良善者,若一概严究,恐失公允。

臣请陛下命谢太保定‘区分处置’之策,贪腐者严惩,良善者宽待,既整漕弊,亦安士心。”

谢渊点头:“左都御史所言极是!

臣已拟《江南士绅纳粮区分细则》:贪腐者补缴粮税、罚银入官,情节重者流放;良善者按田纳粮,田亩百亩以下者免增缴;被迫签名抗辩者,免其罪。

如此既显公平,亦无动荡之虞。”

萧栎翻看细则,满意点头:“此策甚妥!

谢卿,朕命你总领江南士绅纳粮之事,玄夜卫与御史台皆听你调遣,务必整肃漕弊,护边军、安民生。”

谢渊躬身领旨:“臣遵旨!

定不负陛下所托!”

户部尚书见势已去,不再多言,殿内其他臣僚亦纷纷附和,称谢渊之策“兼顾公私,实为良策”

礼部尚书仍跪在地,内侍上前将其扶起,萧栎道:“卿暂解礼部尚书之职,待玄夜卫查清银钱往来,再作处置。”

礼部尚书垂头丧气,被内侍带离殿外。

朝会散后,谢渊在殿外被御史台左都御史留住:“谢太保,今日舌战,太保以实证破虚言,以公义斥私谋,实乃百官表率。

然江南籍官员多与士绅有旧,后续整饬恐仍有阻力,太保需多加留意。”

谢渊点头:“左都御史提醒极是!

臣已命玄夜卫加强江南官绅往来的监视,若有官员为士绅通风报信,必按律严惩。”

回到兵部衙署,秦飞已在等候,递上密报:“大人,礼部尚书的亲信已派人去江南,想销毁士绅赠银的账册,被玄夜卫暗探拦下,账册已缴获,可证尚书确受士绅银五千两。”

谢渊接过账册,翻看后道:“将账册呈给理刑院,按《大吴律?贪腐律》处置,不可姑息。

另外,命沈毅加快江南士绅纳粮的督查,确保细则落地。”

三日后,沈毅传回消息:“江南士绅按细则纳粮,贪腐者已补缴粮税八万石,罚银三万两;良善者纳粮顺利,无一人抗命;被迫签名者皆感激朝廷宽待,愿协助督查漕粮。

苏州、松江码头漕粮已解京两万石,皆为上白米,边军粮官验后称‘士卒可食饱饭’。”

谢渊将消息呈给萧栎,萧栎笑道:“谢卿,若不是你朝堂舌战破私议,漕运整饬恐难推进,边军仍要受苦。”

谢渊躬身道:“陛下,此非臣一人之功,乃玄夜卫查实证、御史台持公论、陛下明决断之功。

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萧栎点头:“卿过谦了!

传朕旨意,将今日朝堂舌战之事载入《大吴会典》,谢渊的《纳粮区分细则》刻于江南各府衙署,令官民皆知公义之重、私弊之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周后,理刑院奏报:“礼部尚书收受士绅银五千两,事实清楚,按律应革职流放三千里,家产充公,用于江南漕运码头修缮。”

萧栎准奏,谢渊命秦飞监督流放事宜,确保其不得中途折返或联络士绅。

户部尚书(江南籍)见礼部尚书下场,再不敢为士绅声,主动奏请“协助谢太保核查江南士绅田亩”

,谢渊准其参与,既显信任,亦为监督。

此时,边军送来捷报:“宣府卫已收到江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