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不是刚愎违君命为苍生暂把锋芒露(7 / 8)

山的战役,更像在预示着未来的硬仗。

亲兵走进来,递上一封书信:“大人,南宫太上皇派人送来的。”

谢渊接过信,见上面写着“谢卿留徐靖、石崇以查暗线,思虑周全。

昔年元兴帝北征,亦曾留敌将以探军情,今大吴有卿,朕放心矣。”

他将信折好,放进袖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太上皇的认可,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也让他更加坚定:留徐靖、石崇性命,是正确的选择。

远处的团营,操练声仍在继续,那声音穿过兵部衙署的窗棂,落在谢渊的案上,落在他的心里。

他知道,只要这声音不歇,只要他能抓住徐靖、石崇背后的所有线索,大吴的江山就永远安稳,大吴的百姓就永远安心。

片尾

三日后,张文残党七人及诏狱署三名千户,因“勾结外患、谋逆夺权”

,判斩立决;其余从犯二十余人,贬为庶民,流放至边境戍边,永世不得回京。

周显因戴罪立功,擒获张文残党,暂免贬谪,仍任玄夜卫北司副使,受秦飞监督,若再犯错,一并治罪。

《玄夜卫权辖修订奏疏》获帝准,于当月推行全国——玄夜卫正式失去调兵权,仅保留“监察缉捕”

之职,调兵需经兵部、御史台双重核验,附帝印;审讯三品以上官员,需御史台派员监督,从制度上彻底杜绝了特务机构擅权乱政的可能。

东宫护卫按谢渊部署,日夜值守,太子萧烨的起居、读书皆无虞。

萧栎的病情因旧党核心被抓、复辟计划败露,竟渐渐好转,偶尔还能临朝听政,见谢渊主持军政井井有条,又查得边地旧党名单,叹道:“谢卿,朕有你,如元兴帝有岳峰,如太祖帝有萧勇(大吴开国名将),大吴之幸也。”

宣府卫副总兵李默送来捷报:按石崇供出的名单,已抓获边地镇刑司旧吏十五人,搜出他们与瓦剌联络的密信;瓦剌使者在破庙接头时,被秦飞当场抓获,经审讯,供出瓦剌计划明年春汛犯边的具体时间和路线。

李默已按谢渊的吩咐,加强春汛防务,新弩、粮草皆已备齐,边军士气大振。

南宫太上皇萧桓闻边地旧党被清、瓦剌阴谋败露,派近侍送来元兴帝北征时使用的“定边剑”

,剑鞘上刻着“守土安民”

四字。

谢渊将“定边剑”

与《德胜门防务增修图》《三层御敌阵图》一同供奉于团营忠勇祠,祠内还立了一块石碑,刻着德胜门之战阵亡士卒的姓名,旁边题着“功在社稷,名留青史”

——这是他对那些牺牲士卒的承诺,也是对大吴百姓的承诺。

徐靖仍被关押于诏狱署,每日提审,已陆续供出更多瓦剌与旧党的联络细节;石崇因主动招供边地旧吏名单,被改判为“终身监禁,不得与外界联络”

,但其掌握的镇刑司旧档线索,仍在进一步挖掘中;萧恪因涉及复辟计划,被加强看管,玄夜卫正核查其与旧党的所有往来,不日将提审定罪。

卷尾语

玄夜逼宫案,以晨漏二刻周显持“伪口谕”

闯兵部始,以辰时四刻旧党核心被抓、边地线索浮现终,短短五时辰,不仅是一场“特务擅权与军政制衡”

的博弈,更是一场“挖除旧党暗线、粉碎外患阴谋”

的序幕。

谢渊之抉择,非“手软”

,而在“深谋”

——留徐靖、石崇性命,非为宽恕,而为深挖其背后的旧党网络与瓦剌阴谋;暂免周显之罪,非为纵容,而为借其之力肃清表层余孽,为后续行动争取时间。

此案暗合明代“于谦留敌探以查军情、缓处内奸以稳大局”

的历史智慧,更揭示封建朝堂的深层命题:国之安稳,不仅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